葛均波院士推荐:麝香保心丸护心指南
葛均波院士推荐:麝香保心丸护心指南
2024年,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主导的麝香保心丸大型临床研究(LESS研究)结果正式发布,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麝香保心丸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显著效果,更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用药依据。
麝香保心丸的科学证据与临床价值
麝香保心丸是一种传统中成药,由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等七味中药组成,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功效。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开始关注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
LESS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Ⅳ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麝香保心丸在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能够显著减少INOCA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INOCA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全球约有1.12亿心绞痛患者中70%存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目前,治疗INOCA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但由于病症机制的复杂性,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和标准的循证治疗方法。LESS研究为这种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常规使用方法
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建议每日三次,每次服用2丸,最好在餐后用温水送服。在急性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2到4丸,如果5分钟后症状未缓解,可以再重复给药1次。
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
- 孕妇禁用:麝香保心丸的某些成分可能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 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 过敏体质者:对药物中任何成分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
- 脾虚腹泻患者:这类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运动员:由于药物成分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运动员应慎用。
可能的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头痛、乏力)和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虽然不良反应较少,但长期服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药物依赖,因此不建议长期连续使用。
结语
麝香保心丸作为传统中药,在现代医学研究的推动下,其科学价值和临床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然而,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应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