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不是“万能药”!冬季用药需谨慎
布洛芬不是“万能药”!冬季用药需谨慎
近日,湖北武汉一名33岁男子因流感发烧,自行在家服用感冒药和镇痛解热药物。他第一天服用了4颗布洛芬,但效果不明显,第二天又陆续服用了4颗。虽然体温降到了37℃,但他随后出现了腰痛、乏力、恶心等症状。经检查,他的肌酐值高达660微摩尔每升(正常成年男性范围是53-106微摩尔每升),被诊断为急性肾损伤。这个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即使是常见的非处方药布洛芬,也需要谨慎使用。
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其主要功效包括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及痛经等,同时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镇痛和抗炎效果,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达到解热目的。
然而,布洛芬的使用并非没有限制。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0.2~0.4克,每4~6小时一次;缓释胶囊为0.3~0.6克,每日两次。儿童则需按体重计算,每次5~10mg/kg,每日三次。值得注意的是,布洛芬的使用不应超过推荐剂量和使用期限。用于解热时不宜超过3天,用于镇痛时不宜超过5天。
布洛芬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都应禁用。此外,高血压、心脏病、消化道疾病患者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不能与阿司匹林、抗凝药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以免增加副作用风险。
布洛芬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消化不良、胃部不适,严重时可引发溃疡或出血。神经系统方面可能出现头痛、嗜睡、眩晕等。其他副作用还包括水肿、皮疹、支气管哮喘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布洛芬虽然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合理用药是每个人的责任,药物的使用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我们不仅要依赖于医生的指导,更需要自我提升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使自己成为合理用药的积极参与者。最后,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健康教训,反映的是社会整体对于用药安全的重视程度。每一次用药都应该被视为对健康的投资,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用药的误区,以免为个人及社会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