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杜聿明曾指挥100多万大军,又是老蒋的心腹,为何军衔仅为中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杜聿明曾指挥100多万大军,又是老蒋的心腹,为何军衔仅为中将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DU0ILS9055693FI.html

三四十年代的国民党军有严格的职务军衔和铨叙军衔制度,但由于军队规模庞大且内部派系众多,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实际获得的军衔经常让人看不懂。最典型的就要属老蒋的黄埔嫡系爱将杜聿明了:直到49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此人还只是个中将军衔。

要知道,杜聿明在内战期间曾实际指挥过100余万国民党陆军部队,其中多数是中央军精锐嫡系,这样一个军权接近巅峰的中央军顶级将领,怎么会只是中将军衔呢?我们来了解下。

杜聿明在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直到49年1月被俘,曾有过三段执掌国民党方面军级别部队的经历,先后担任过解放战争初期的国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辽沈战役后期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权力)、淮海战役时的徐州剿总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权力)。

杜聿明第一次执掌东北时,兵力最多接近50万人,直接指挥新1军、新6军、52军、71军等中央军精锐,带的是国民党最好的部队;

第二次临危受命东北,虽然没能挽回败局,但跟48年东北战场国共力量对比差距太大有关,杜聿明半路接手本身责任不大;

第三次统率徐蚌战场近70万(黄维兵团12万人不属于徐州剿总序列)国民党大军,是杜聿明一次性带兵最多的战役,被认为除白崇禧外无人再能指挥如此多的国军部队与解放军决战,客观而言杜的军事素养可以排在国军将领前列。

杜聿明之所以没有得到上将军衔,有三点原因。

第一是其军权虽高,但屡屡谦让、以副职之名带兵,过于谨慎同时怕得罪卫立煌、刘峙等老资格将领,名不正则言不顺,剿总副司令大多还是挂中将军衔的,尽管杜事实上就是剿总司令;

第二是年龄小。杜聿明虽然平步青云,但却是黄埔学生出身,而黄埔生在大陆时期仅有胡宗南一人获得过“中将加上将”军衔,也就是准上将,杜聿明没有胡宗南那样庞大的军队体系,地位尚不及胡宗南,更不要说和黄埔教官、地方军阀比,也就只能屈居中将了;

第三点原因则是国民党上将特有的限额制,并非军功达到某一层级就一定会晋升上将,除非老一辈退役或者身故,才有机会递补,这样一来国军中将大量积压不能提升,导致战争后期国民党军仅仅中将一级就有近1000人,杜聿明也是其中之一,和多数兵团司令、军长、整编师长一样,而这些人其实都是他的下级、下下级。

49年陈官庄之战惨败,杜聿明本人战败被俘后,也一直是功德林管理所的“头牌”,在一众国民党高级战俘里是老大级别的存在,各军长、兵团司令都尊称他为“杜长官”。由于战败后改造态度非常好,杜聿明在管理所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帮助其他战俘进步。1959年杜聿明改造完毕,第一批被获准释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