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安阳:殷墟、甲骨文与红旗渠的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安阳:殷墟、甲骨文与红旗渠的魅力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8265582_121924581
2.
https://5g.dahe.cn/syrm/202412301873042
3.
https://www.sohu.com/a/761065477_121124392
4.
https://www.sohu.com/a/772028533_99992021
5.
https://www.sohu.com/a/834833309_122126950
6.
http://www.news.cn/local/20241226/5497d6c8cd6445c68e5b7f295be4e8d5/c.html
7.
https://www.hada.gov.cn/2024/02-26/183420.html
8.
http://www.cwzrzz.com/html/2024/1021/10792.shtml
9.
http://hrczh.cass.cn/sxqy/kgx/202403/t20240317_5738846.shtml
10.
http://www.zzrsyglz.com/gsxw/1948.html

2024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洹河北岸发现了一条长达1.6千米的商代晚期城市干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商代干道,为研究殷墟城市布局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01

殷墟: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

殷墟,这座被誉为“大邑商”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横跨洹河两岸,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自1928年首次发掘以来,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宫殿宗庙、王陵、手工业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和甲骨文,展现了商代晚期辉煌的文明成就。

殷墟博物馆新馆于2024年2月正式开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是首次亮相。新馆建筑外观呈鼎形,矗立在水中央,古铜色的大门上方刻有甲骨文字“大邑商”,仿佛一座从商代走来的青铜鼎。

新馆展陈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生动呈现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游客在参观时,可以重点游览三个主展厅:一楼的“探索商文明”、二楼的“伟大的商文明”和三楼的“世界的商文明”。此外,专题展览如“殷墟车马遗迹展”、“王畿与四方”、“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和“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也各具特色,值得一看。

02

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文字系统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片特别著名,被称为“屯南甲骨”。这片甲骨上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的字样,记录了商王发布的一条关于集体耕作的命令。这不仅是一条简单的命令,更是研究商代社会制度和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的发现,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它不仅是研究商代历史的直接证据,也是了解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发展的重要资料。甲骨文的字形结构、造字方法和语法特点,为研究汉字的演变和古代汉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专门展示了甲骨文的魅力。通过展览,观众可以了解到甲骨文的刻写过程、占卜内容以及它在商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展览还通过互动方式,让观众体验甲骨文的书写,感受这种古老文字的独特魅力。

03

红旗渠:人工天河与民族精神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太行山腰修建了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条全长1500公里的灌溉工程,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缺水问题,更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中,林县人民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施工条件,没有坐等外援,而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悬崖峭壁间开凿出了一条“人工天河”。他们就地取材,自制工具,自主探索施工技术,用简陋的工具和勤劳的双手,在悬崖峭壁间开凿出了一条“人工天河”。

红旗渠精神的核心是自力更生。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州人民面对物资匮乏、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没有坐等外援,而是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向大自然发起挑战。他们就地取材,自制工具,自主探索施工技术,用简陋的工具和勤劳的双手,在悬崖峭壁间开凿出了一条“人工天河”。

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是一种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定不移、勇往直前,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顽强奋斗的伟大精神力量。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州人民所面临的困难超乎想象。资金极度匮乏,物资严重短缺,施工技术十分落后,加之险恶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每前进一步都充满了巨大的挑战。但他们毫不退缩,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迎难而上。他们在悬崖峭壁上,腰系绳索,凌空作业;在刺骨的河水中,挽手并肩,筑起人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借着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一副副钢铁般的肩膀,硬是在太行山上开凿出了一条“人工天河”。

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是一种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了共同目标而携手奋进的伟大精神品质。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艰巨的工程任务,林州人民没有各自为战,而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从青壮年劳力到老人孩子,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这种合作精神体现在分工明确、协同作战上。不同的施工队伍根据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有的负责开山凿石,有的负责运输物料,有的负责修建渠道。大家相互配合,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整体。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还体现在互帮互助、共渡难关上。当某个施工点遇到困难时,其他队伍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提供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

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是一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伟大品质。在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中,面对艰难险阻和重重困难,无数参与者挺身而出,将个人利益置于脑后。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求物质回报,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建成红旗渠,造福子孙后代。他们日夜奋战在悬崖峭壁间,风餐露宿,却毫无怨言。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人们,红旗渠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得以建成。

如今,红旗渠不仅是林州人民的生命之渠,更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感受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体验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

安阳,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从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到最早的汉字甲骨文,再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也成为了热门旅游目的地。走进安阳,仿佛穿越回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登上红旗渠,领略人类智慧的伟大奇迹;在甲骨文中探寻中国文字之源。无论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