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糖业:白砂糖产业的甜蜜挑战
广西糖业:白砂糖产业的甜蜜挑战
广西糖业作为全国最大的食糖主产区,在白砂糖产业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尽管面临天气变化、国际贸易政策等因素带来的挑战,广西糖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不断提升竞争力。同时,“保险+期货”的创新模式为蔗农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保障,助力产业发展。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广西糖业仍需不断应对新的挑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规模与地位
广西糖业在全国食糖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广西食糖产量连续20个榨季占全国60%左右。2023/2024榨季,广西食糖产量达到618万吨,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59万亩以上。其中,来宾市作为广西糖业的重要基地,糖料蔗种植面积达175万亩以上,糖产量分别占广西、全国糖产量的六分之一和十分之一。
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
广西糖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重点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
在技术创新方面,广西糖业积极推广良种良法,提升机械化水平,推进智能化生产。目前,广西糖料蔗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规模化经营面积达283万亩。全区糖料蔗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70.8%,近半数糖厂装备自动包装码垛、自动卸蔗平台等智能化设备。同时,广西深入实施“十四五”糖料蔗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14个科技项目,推动糖业科技创新。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广西糖业打造了蔗渣、糖蜜、滤泥、蔗叶等综合利用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目前,广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蔗渣环保餐具生产基地,引进17家环保餐具生产企业。糖蜜循环利用率100%,用于生产酒精、酵母等产品。滤泥经过堆肥还田,促进耕地质量提升。蔗叶综合利用率达84.72%,通过饲料化、燃料化等方式实现资源化利用。
面临的挑战
尽管广西糖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天气变化、国际贸易政策等因素对糖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此外,糖料蔗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良种供应不足等问题也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为应对这些挑战,广西糖业需要在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未来展望
广西糖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广西糖业将不断提升竞争力,为保障国家食糖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广西糖业也将继续推进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广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