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动脉瘤治疗迎来新突破:从最新指南到创新技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动脉瘤治疗迎来新突破:从最新指南到创新技术

引用
中华医学会
12
来源
1.
https://cns.cma.org.cn/art/2024/6/17/art_2196_57057.html
2.
https://www.sohu.com/a/821233735_100294939
3.
https://www.medebound.com/guide/1357
4.
https://www.massgeneral.org/doctors/19178/mark-lindsay
5.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4073
6.
https://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501/t20250120_3993312.html
7.
https://blog.dana-farber.org/insight/zh-hans/
8.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stroke/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0119
9.
https://ejrnm.springeropen.com/articles/10.1186/s43055-024-01199-x
10.
https://www.biospace.com/cerebral-aneurysm-market-to-reach-a-cagr-of-7-06-during-2024-2034-impelled-by-ongoing-advancements-in-imaging-technology
11.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ef9f08da63366b0050290db10ca9f1af
12.
https://www.brainmed.com/info/detail?id=32955

“医生,我最近总是头痛,而且越来越频繁,有时候还会恶心呕吐,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35岁的张女士焦急地询问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张女士患的是脑动脉瘤,而且已经出现了破裂的征兆。幸运的是,由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张女士最终转危为安。

脑动脉瘤,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疾病,其实就像一颗潜伏在大脑中的“定时炸弹”。它可能长时间没有任何症状,但一旦破裂,就会引发严重的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脑动脉瘤的早期预警信号,对于预防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01

中国最新治疗指南发布

2024年6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学分会等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临床管理指南(2024版)》。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管理指南,为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诊疗规范。

指南指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在我国35~75岁成人中的患病率约7%。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UIA检出率增加。大多数UIA是偶然发现的,通常无症状,选择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尽管UIA的年破裂风险低,但一旦发生破裂,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高。

指南围绕UIA的人群筛查、临床影像诊断、生长破裂风险评估、治疗策略及选择、术后随访和特殊人群UIA管理建议等方面,共形成44条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实用的临床指导建议。

02

创新治疗方法突破

在脑动脉瘤的治疗领域,近年来涌现出多项创新技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

近日,天坛医院与民航总医院医联体传来捷报——两院专家精心协作,成功完成一例极具挑战性的巨大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手术,为广大颅内动脉瘤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之光。

颅内动脉瘤被誉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患者每年发生动脉瘤破裂的概率约为0.95%。一旦发生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率可达40%。其中,巨大颅内动脉瘤由于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治疗难度极大,治疗并发症率高,一直是神经外科和介入医学领域的难题。此次救治的患者颅内动脉瘤巨大(约17.3mm✖️15.2mm),更是对医疗团队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刘恋、我院介入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宁在详细分析患者病情,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后,决定采用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作为治疗方案。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支架通过高金属覆盖率和高网孔率设计,对局部血流进行重塑,将载瘤动脉向动脉瘤内的冲击血流导向远端正常血管内,从而减少局部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使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得以改善,最终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进而实现动脉瘤的闭塞。弹簧圈栓塞瘤腔可以加快瘤腔内血栓形成,促进动脉瘤修复,减少术中及术后破裂风险。

手术当天,两位医生凭借精湛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小心翼翼地开始植入密网支架、栓塞动脉瘤瘤腔,经过2小时的紧张操作,最终成功将动脉瘤完全栓塞,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此次巨大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进一步加强了两院医联体间的紧密合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团队的不断壮大,天坛-民航神经介入医联体将在神经介入领域继续深耕细作,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开启健康新篇章!

03

国际研究动态

在国际上,脑动脉瘤的治疗研究也在不断推进。虽然麻省总医院在脑动脉瘤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信息较少,但可以提及国际上其他重要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些研究对临床实践的潜在影响。

04

患者教育和建议

基于最新的治疗指南和临床实践,给出对患者的实用建议,包括定期筛查的重要性、选择治疗方案的考虑因素、以及术后随访的注意事项。

  1. 定期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脑动脉瘤病史、高血压患者、吸烟者和长期饮酒者,建议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2. 治疗选择:一旦发现脑动脉瘤,应根据其大小、位置、形态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由专业医生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对于未破裂的动脉瘤,如果评估其破裂风险较高,建议尽早治疗。

  3. 术后随访:接受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同时,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戒烟限酒,以降低复发风险。

脑动脉瘤虽然危险,但通过及时诊断和先进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如果出现相关症状,不要掉以轻心,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守护大脑的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