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种非遗元素亮相2025春晚西藏分会场,热巴舞卓舞展现雪域文化魅力
38种非遗元素亮相2025春晚西藏分会场,热巴舞卓舞展现雪域文化魅力
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将如期而至。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今年的晚会格外引人注目。其中,西藏拉萨分会场将带来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38种非遗元素将在这里精彩绽放。
非遗瑰宝:热巴舞与卓舞的艺术魅力
在西藏分会场的节目中,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热巴舞和卓舞的表演。热巴舞是一种流传于西藏、云南、四川等地的传统舞蹈,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集说、唱、跳、杂技、气功、短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被誉为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2014年,热巴舞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春晚的热巴舞编导由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泽吉担任,她被誉为“热巴皇后”。在她的指导下,63名演员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排练,将为观众呈现热巴舞的速度美、节奏美和力量美。
卓舞,又称腰鼓舞,起源于8世纪,常用于节庆祈福。演员们通过甩发等技巧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此次表演中,山南市艺术团的演员格桑扎西将带领团队,用近一年半的训练成果向全国观众展示卓舞的风采。
创新演绎:非遗元素的现代呈现
近年来,春晚越来越注重非遗元素的融入。2025年春晚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晚会,更是将非遗元素作为重要亮点。据统计,今年春晚将展现38种非遗元素,创下历年之最。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些非遗瑰宝,导演组采用了多种创新手段。例如,舞台设置在布达拉宫广场,以宏伟的布达拉宫为背景,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国内唯一一套最先进的三维索道万象鹰眼设备将以每秒8米的速度在舞台上实现超大景别与细节的快速切换,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文化传承: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非遗元素在春晚舞台上的精彩呈现,不仅是为了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为了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正如热巴舞老师泽吉所说:“只有通过这样的平台,才能把我们优秀文化的自信从少儿传承下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和学习非遗艺术。例如,在第二届塔耶梅朵热巴精灵舞蹈大赛中,9岁的旦增拉泽和11岁的旦增卓玛分别获得第一名和最佳技巧奖,展现了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的热爱。
通过春晚这样的大型平台,非遗元素得以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正如2025年春晚的主题“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所表达的,这些非遗瑰宝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场即将上演的非遗盛宴,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文化自信的彰显。让我们期待除夕夜的到来,一起欣赏这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视听盛宴,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