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节气,如何养生过冬?
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节气,如何养生过冬?
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一起了解大寒节气的由来、习俗以及养生之道,为迎接新春做好充分准备。
大寒的释义与习俗
根据《孝经纬》一书的记载:“小寒后十五日,斗指丑,为大寒,至此凛烈极也。”《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时节,虽然处于农闲时期,但家家户户都非常“忙碌”——忙着辞旧迎新。因为过了大寒就是立春,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民间会有一系列传统习俗,例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准备年货、除尘、贴年红、以及祭灶、尾牙祭等,准备迎接新春的到来。
大寒的气候特点及饮食
人们常说“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寒冷。“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所以在冬季最冷的大寒时节,不论男女老少出门都要带上帽子,做好头部的保暖,以防阳气折损。此外,十女九寒,除了保护头部,每晚泡脚也是大寒养生的必修课。根据个人体质,可在水中加入中药泡脚包,不仅可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还能驱寒养阳,祛湿活血。
大寒也是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饮食上应从油腻转向清淡,注意荤素搭配,例如选择高钾盐、高膳食纤维的冬瓜,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C的冬枣,含铁量特别多、清热下气的冬甘蔗及补血益气、养心益智的龙眼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大寒养生药膳推荐:灵芝糯米粥
大寒天气寒冷,易造成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而冬季又是进补的时节,饮食偏油腻,易导致高血糖和高血脂。所以,大寒时节,饮食上要注意清补养生。今日,给大家推荐一道补虚、补脾胃、清淡又暖心的粥品——灵芝糯米粥。
材料:寿仙谷灵芝片10克,糯米50克,小麦6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灵芝片洗净,切丁,用纱布包好,一起放入砂锅,加水3大碗,用文火煮熟,然后捞出纱布包,加入白糖后服用。
功效:养心、益肾、补虚,用于心神不安、失眠、乏力、自汗盗汗、畏寒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