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致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新思路
邹致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新思路
2024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邹致师在泸州会见中表示,将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和全省战略,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牵引,深入对接泸州高质量发展所需,进一步拓展在制造业、乡村振兴、县域经济、民营企业、重大项目等方面的业务,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这一表态,体现了邹致师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上的决心和思路。作为一位在银行业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他深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和相对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一难题,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应运而生,为金融机构提供精准画像支持。
平台四大功能破解融资难题
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设,旨在通过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帮助中小微企业以“信”换“贷”。平台具备四大核心功能:
信用信息查询:平台已归集超过780亿条信用信息,涵盖经营主体的17大类37项信用信息,按照公益性原则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截至目前,平台已提供超过2.76亿次查询服务,周均访问量超百万人次。
融资需求对接:平台智能匹配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和银行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实现全国融资供需对接服务全覆盖。“金融超市”栏目上线了22个融资服务产品,可供经营主体自主选择。
惠企政策直达:平台集中展示各类惠企金融支持政策,首批地方35项惠企政策实现在线申请办理。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的惠企金融政策可以在平台上查询,经营主体能够寻找适合的或者具备条件的惠企政策进行申请。
融资增信服务:平台引入融资担保机构和风险分担资金池,首批地方20项增信及风险缓释服务实现平台“一站式”办理。
四川创新实践成效显著
四川省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推出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指标体系,从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质量创新5个方面明确质量融资增信要素范围。这一举措已取得显著成效:
- 截至目前,四川省质量融资增信已惠及企业584家(其中中小企业510家),授信额度203.08亿元,发放贷款103.84亿元,收录质量融资增信对象1754个。
各地市州也纷纷推出特色融资产品:
- 成都市高新区首创“标准增信融资”模式,建立2.3亿元风险分担资金池,通过“国家、行业标准+实物抵押打捆”形式发放信用贷款1.72亿元。
- 泸县推出“泸质贷”产品,授信总金额7.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42亿元。
- 内江市发放“甜城质量贷”,授信总金额达10.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7.4亿元。
- 眉山市发放“眉州质量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参考标准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82.5亿元,其中质量要素直接匹配无抵押信用贷款16.9亿元。
- 凉山州发放“金索玛质量贷”,累计发放贷款8.8亿元,授信额度183.36亿元,为企业节约资金达6500万余元。
未来展望:多方联动提升服务效能
邹致师建议,为进一步改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需要多方联动:
- 做深做实支持中小微经营主体的考核激励机制
- 充分利用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帮助金融机构对经营主体进行精准画像
- 探索聚拢财政支持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或担保基金,放大倍数提升规模效应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邹致师表示,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将继续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和全省战略,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牵引,深入对接泸州高质量发展所需,进一步拓展在制造业、乡村振兴、县域经济、民营企业、重大项目等方面的业务,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