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打拚大半生 傳產老闆退休焦慮!醫授4招轉念調適 活出精彩第二人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打拚大半生 傳產老闆退休焦慮!醫授4招轉念調適 活出精彩第二人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health.tvbs.com.tw/life/349515

忙碌了大半生,终于从职场上退休,以为可以过上舒心的生活,但为什么焦虑、心慌、失眠等症狀一一出现?精神科医师表示,年长者身心症也是心血管疾病、中风及癌症等疾病的危险因子,平日可多刺激大脑、增加人际互动、练习放松,乐龄更健康!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精神部主治医师詹仁辉表示,台湾将在2025年迈入超高龄社会,退休族除了生理功能开始退化,面对不同於往的生活方式,不少人出现失落感等各種負面情緒,若无法适当疏解,日积月累下来恐衍生焦虑、忧郁、睡眠障碍等精神疾患。

年轻打拚事业 退休才发现没有生活嗜好

66岁的J先生原本自營一家传统产业公司,年轻时因工作繁忙,经常睡在工厂,假日也将心力放於事业,如今公司营运作日漸上軌道,他开始将工作慢慢交給干部处理,计划从事业上退休。然而儘管空閒时间变多,J先生却发现自已一直在打拚事业,没有培养任何生活嗜好,加上体力退化,退休后竟开始出现焦虑、心慌、失眠、头痛、肠胃不适等症狀。

幸而J先生对自己的身心症有所觉察,他向台大医院新竹分院精神部门诊就診,经医师诊断为焦虑症,除了药物治疗,也安排J先生接受个别心理治疗,鼓励病人培养唱歌、旅游等兴趣,寻找生活的乐趣,并提醒子女多陪伴病人,J先生焦虑及失眠症狀逐渐获得改善。

失落、孤寂、空虚、无价值感 樂齡族心情低落

詹仁辉医师分析,樂龄族的負面情緒包括失落感、孤寂感、空虚感和无价值感等,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 失落感:当人进入老年阶段后,可能会面临如健康、外貌、工作、收入、社交活动、自我认同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老年人感到失落、缺乏成就感,表现出悲伤、愤怒、沮丧和痛苦等情绪。

  • 孤寂感:随着退休和社交频率的降低,人际互动变少,樂龄族容易产生孤独和寂寞感,加上子女成年离家、亲友的生死别离,也会加重孤独感,导致心理上的封闭,觉得自已被忽视和缺乏关注。

  • 空虚感:退休后的空閒时间增加,如果没能有效安排,调整生活节奏,就会感到无聊,对人生感到空虚和失望。

  • 无价值感:退休后失去权力及影响力,可能会感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低落。此外,体力衰退和知识的过时也可能导致缺乏信心,更加孤立和退缩,减少社交活动。

负面情绪未排解 恐成心血管疾病、癌症风险

詹仁辉医师表示,负面的情绪如果没有适当的预防或排解,长期下来可能会导致老年人焦虑、忧郁及睡眠障碍,而这些精神疾患,也是一些内科疾病的危险因子,例如心血管疾病、中风及癌症。

樂龄族心理调适4招 活出全新的自己

为避免出现退休后的心理调适问题,詹仁辉医师提供以下建议。

  1. 学习新事物:任何学习活动都会在大脑中形成新的神经链接,有助于维持心智活跃,例如学习语言、乐器、阅读一本新书,都能避免大脑退化。

  2. 适度运动:运动能让大脑释放脑内啡而带来正向情绪,还可改善心肺功能、平衡感,增加自信,有益于精神健康。樂龄族可考量自身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如快走、太极拳、伸展运动等。另有研究发现,接近大自然可以纾解身体和心理压力。

  3. 增加社交互动:研究显示,缺乏社交互动,可能是忧郁、焦虑、失眠及认知障碍的危险因子。多和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不管是用社群软件或是见面聊天,都是增加社交互动的方法,也可以参加社团、社区大学或村里活动等,增加社会参与感。

  4. 练习放松技巧:詹仁辉医师表示,腹式呼吸,藉由深深吸气、慢慢吐气的练习,可活化副交感神经,而让身体平静下来。另外,冥想也可将注意力集中,练习觉察、自省与正念。

本文原文来自TVBS健康频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