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松山战役遗址:历史的回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松山战役遗址:历史的回响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10A03JSG00
2.
https://www.sohu.com/a/785704047_540499
3.
https://www.baidu.com/sf/vsearch?pd=xsp&tn=vsearch&from=0&sa=vs_rs_xsp&word=%E3%80%8A%E6%9D%BE%E5%B1%B1%E6%88%98%E5%BD%B9%E5%A8%83%E5%A8%83%E5%85%B5%E3%80%8B&atn=index&ms=1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6%8A%97%E6%97%A5%E6%88%98%E4%BA%89
5.
https://www.aiyoutravel.com/location/detail/8c410844bf4240257ed250674f039417
6.
https://api.aiyoutravel.com/location/detail/1300ce1b94421eca07e167ef11852ac6
7.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longling-2184-128189042/
8.
http://www.lzwenhuawang.com/show-33-2113-1.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7%9E%E6%B2%AA%E4%BC%9A%E6%88%98
10.
http://www.ljmeeting.com/view-1215.html

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的松山战役遗址,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战场之一。这里不仅见证了中国远征军英勇抗战的历史,还保存了大量战壕、掩体、地堡等历史遗迹。如今,松山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那段烽火岁月。

01

历史的见证

1944年6月4日,一场关乎中国命运的战役在松山打响。这里是高黎贡山的余脉,海拔2200米,当年的滇缅公路在松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了四十余公里,是滇缅公路上的真正咽喉要塞。占据松山的是日军第56师团的113联队等三个大队,约3400余人,而远征军方面派出了第11集团军约10个团2万余人。战斗从6月4日开始至9月7日结束,共95天,远征军方面伤亡7763人(其中阵亡4000人),占领松山的日军被全歼,其中日军113联队被灭门,要知道这个联队的军旗是由当年日本天皇亲授的。

02

遗址的诉说

走进松山战役遗址,仿佛穿越回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遗址内保存了大量战壕、掩体等历史遗迹,特别是日军精心设计的地下战壕系统。这些战壕错综复杂,甚至有三层楼高的主战壕,充分展现了日军的防御工事之坚固。在参观过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年战斗的惨烈和中国远征军的英勇。

最令人震撼的是2013年落成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雕塑群由12个方阵、共402座人像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娃娃兵方阵。娃娃兵方阵的雕塑群,一共塑造了21座小兵立像,带头的娃娃兵,是按照当年一张美军随军记者拍摄的娃娃兵照片为样本制作成的。照片拍摄的时间为1942年(并非腾冲反攻战和松山战役时期),当时远征军进入缅甸抗击日军,美军记者发现队伍中这名仅有13岁的贵州人李占红(音),便用相机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李占红(音)冲着相机镜头,竖起大拇指,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03

最佳游览攻略

  • 最佳游览时间:建议上午早点出发,因为遗址离市区有一定距离,上午去可以避免路程疲劳。
  • 游览路线:从南门进入,依次参观战壕遗址、中国远征军雕塑群、观景台等景点。全程约需2小时。
  • 交通方式:从保山客运站有直达松山战役遗址的班车,发车时间为7:30至18:00,每30分钟一班,票价40元/人。自驾可从保山市出发,沿杭瑞高速G56至镇安收费站下,转XM44道路,经过龙陵县交警松山支队后转入松龙线即可到达。
  • 注意事项:景区内停车10元;长假期间可在大门外免费停放。建议自带零食和饮料,在游玩过程中休息和补充能量。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徒步登山时要注意脚下,防止滑倒或发生其他意外。
04

现实的启示

松山战役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当代人的警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它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同时,遗址也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感受那段烽火岁月,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