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运动小心心梗!专家提醒这些高危人群
剧烈运动小心心梗!专家提醒这些高危人群
香港心脏专科学院前院长刘柱柏医生近日发出重要提醒:剧烈运动虽然能强化心脏功能,但如果不当进行,反而可能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这一警告尤其针对那些平时缺乏运动或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剧烈运动为何会引发心梗?
剧烈运动导致心梗的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心脏负担加重:剧烈运动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大幅增加,心脏需要泵出更多的血液来满足肌肉和其他器官的需求。这会显著增加心脏的负担。
心肌耗氧量增加:运动时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导致心肌本身的耗氧量增加。如果冠状动脉存在狭窄或供血不足的情况,这种耗氧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
血管收缩:运动时体内会释放一些物质,如儿茶酚胺,这些物质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进一步减少心脏的血液供应。
斑块破裂:对于已经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血管内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从而完全堵塞血管,引发心梗。
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
有心血管病史者:包括曾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
症状性ASCVD患者:如有心绞痛、肢体跛行等症状的患者。
影像学证实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通过CT冠状动脉造影、钙化评分等检查发现冠状动脉、脑血管或外周动脉有50%以上狭窄的患者。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这些疾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直系亲属中有在较年轻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情况。
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的人:这些生活方式因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何安全地进行运动?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来说,安全运动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科学建议:
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推荐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避免高强度的剧烈运动。
控制运动量和强度:运动时应保持能够说话但不能唱歌的强度。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
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前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后进行5-10分钟的拉伸放松。
避免极端天气下运动:寒冷或炎热的天气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应选择温度适宜的时间段进行运动。
注意身体信号:如果在运动中出现胸痛、气短、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除了运动,还应注意合理饮食、充足睡眠、戒烟限酒等。
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遵医嘱服药:如有必要,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如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等。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开始任何新的运动计划前,都应该先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记住,科学运动才能真正带来健康,盲目追求高强度反而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