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百魔洞: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百魔洞: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完美融合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gx.people.com.cn/n2/2024/0215/c179430-40746383.html
2.
https://hotels.ctrip.com/hotels/104587980.html
3.
http://www.gxlyghy.com/html/cg/lvch/ny/
4.
http://www.gxlyghy.com/html/cg/jqsj/FJY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9/22/57608282_1139792574.shtml
6.
https://www.ihchina.cn/luntan_details/8537.html
7.
https://www.cq.gov.cn/zwgk/zfxxgkzl/fdzdgknr/zdxm/zdxmqd/202404/t20240418_13141762.html
8.
http://www.bama.gov.cn/bmxzwdt/lydt/

百魔洞,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洞”的神奇溶洞,位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地下景观而闻名,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和疗养。

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特色

百魔洞是一个雄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洞内景观丰富多样,包括大肚笑佛、狮子雄啸、孔雀拜观音、天马行空、蛟龙戏宫、珠帘、银柱擎天、麻姑献寿、杜甫行吟、比萨斜塔、定海神针等几百处景观。洞内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有的宛若孔雀开屏,有的形似金猴望月,更有那酷似杜甫吟诗的景致,引人遐想。其中最为壮观的是那个100多米高、几百米宽、1000多米长的大殿堂,内部矗立着数十根高达70-80米、直径3-5米的钟乳石柱,构成庞大的石塔群。

更令人称道的是,百魔洞内富含高浓度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7万个,是一般环境的数十倍。这种高负氧离子环境不仅让人心旷神怡,更吸引了不少疾病患者前来吸氧疗养。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每天都有数百名患者在洞内长时间停留,希望通过呼吸这里的空气改善健康状况。

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巴马瑶族自治县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早在2013年,该县就出台了《巴马瑶族自治县关于加强长寿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决定》,对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保护。

“我们对景区周边的非法采矿点进行了全面治理整顿,取缔了所有非法采矿场,”巴马瑶族自治县环保局局长介绍说,“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景区内水资源的保护,严禁任何污染源进入洞穴系统。”

此外,景区管理方还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洞内空气质量、水质和生态状况进行检测,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百魔洞至今保持着原生态健康水环境,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科学管理与游客体验的平衡

随着百魔洞知名度的提升,游客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24年春节期间,广西多地景区游客量急剧增加,部分景区开始实行限流措施。百魔洞景区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我们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游客流量,”景区管理处主任表示,“通过预约制度和分时段游览,既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又避免了过度拥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同时,景区还加强了对游客的环保教育,通过设置环保标识、发放宣传册等方式,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游客们也积极响应,自觉遵守景区规定,共同维护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

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完美结合

百魔洞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更是巴马长寿文化的载体。在这里,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共同塑造出独特的旅游体验。

“我们把生态保护与长寿文化传承相结合,”景区文化活动负责人介绍道,“通过展示巴马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他们的生活态度,让游客们深入了解长寿的真谛。”

百魔洞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保护,自然景观与人文文化可以实现和谐共生。这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旅游体验,更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自然遗产。

百魔洞的生态保护之路,是广西乃至全国自然景区保护的一个缩影。它向世人证明,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让自然美景永续存在,让文化传统代代相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