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主与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开创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主与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开创者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97720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J53MKM0518HDUS.html
3.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fr=search&id=25e5ce4a336c1eb91a375d9b
4.
https://www.sohu.com/a/818368604_121124804
5.
https://m.sohu.com/a/787373687_121894854/?pvid=000115_3w_a
6.
https://www.mssswhyjy.com/sansu/xslw/detail?uid=1000000000000067021
7.
https://lupipi.com/s/d0a814
8.
https://www.xuekanba.com/lunwen/yishu/10-12676.html
9.
https://yoursunny.com/study/MU019/11.htm
10.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34977572.html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青主和黄自是两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曲家。他们将中国传统诗词与西方音乐技法巧妙融合,开创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新纪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01

青主:《大江东去》开创艺术歌曲先河

1920年,一位年轻的留学生在德国创作了一首划时代的作品,这便是青主的《大江东去》。这首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词的艺术歌曲,不仅是中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歌曲,更标志着中国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青主(1893-1959),原名廖尚果,是一位具有前瞻性的音乐家。他在创作中大胆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同时又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大江东去》的旋律结合了昆曲的吟唱特色,极具东方韵味。这种中西合璧的创作手法,为后来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树立了典范。

02

黄自:中西合璧的音乐探索

如果说青主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先河,那么黄自则是这一领域的集大成者。黄自(1904-1938)出生于上海川沙,早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欧柏林学院和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深造,接受了系统的西方音乐教育。1929年回国后,他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和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黄自的代表作《长恨歌》是一部清唱剧,以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为蓝本,通过音乐展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这部作品巧妙地将西方清唱剧的结构与中国传统诗词的意境相结合,展现了作曲家深厚的音乐功底和文化素养。

在《长恨歌》中,黄自运用了西方的和声复调结构,但又不失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例如,在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中,他化用了古曲《清平调》的旋律,采用五声音阶体系,创造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音乐语言。著名音乐理论家钱仁康评价其中的二重唱“比起西方歌剧中那些缠绵悱恻、一往情深的‘黄金二重唱’来,可无愧色”。

03

艺术传承与当代影响

青主和黄自的作品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许多音乐会专门演出他们的作品,如“百年遗珠·玫瑰三愿”中国早期艺术歌曲音乐会,就呈现了两位作曲家的多部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音乐会上受到观众欢迎,还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教育,成为培养新一代音乐人才的重要教材。

他们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成就,对后来的音乐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大江东去》到《长恨歌》,从青主到黄自,这条艺术脉络展现了中国音乐人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他们开创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音乐文化,更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独特的东方色彩。

今天,当我们聆听这些跨越百年的旋律时,不仅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更能体会到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青主和黄自的艺术实践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成就。这种融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艺术创新的探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和精神财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