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重塑全球政治新格局
英国脱欧:重塑全球政治新格局
英国正式脱离欧盟已逾四年,这场历史性变局不仅重塑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更深远地影响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从欧盟内部权力结构的调整,到跨大西洋关系的重新定位,再到全球贸易体系的演变,英国脱欧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发酵。
英国脱欧与欧盟:从“离婚”到重建
英国脱欧后,与欧盟的关系经历了从疏离到重建的复杂过程。脱欧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贸易成本的显著上升。据统计,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脱欧已导致英国货物贸易量减少约7%。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指出,与欧盟不断变化的贸易关系对潜在供应水平造成了压力,特别是在商品交易和服务方面。
面对高昂的“脱欧”成本,英国民众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2024年9月,伦敦再次爆发“全国重新加入欧盟游行”,这是自2020年脱欧以来的第三场大规模游行。参与游行的民众表达了对脱欧后经济困境的不满,要求英国重返欧盟的呼声日益高涨。
英国工党政府也意识到,重回欧盟虽不现实,但重置与欧盟的关系迫在眉睫。首相斯塔默上任后,相继访问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试图重启英欧关系。然而,欧盟方面明确表示,英国应直接与欧盟进行对话,而不是绕开布鲁塞尔单独与成员国接触。
跨大西洋关系的再平衡
在美欧关系层面,英国正谋求在保持与美国特殊关系的同时,加强与欧盟国家的合作。斯塔默政府提出“进步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主张在积累权力的基础上追求国际正义,将权力、利益和道德三者融合。
斯塔默政府对英国实力的认知已发生改变。面对印度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现实,英国开始将战略重点转向特定领域的竞争优势,如清洁能源领域。同时,英国也在积极调整其外交布局,更加注重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以弥补脱欧带来的国际影响力损失。
全球贸易体系的重塑
英国脱欧后迅速成立了新的国际贸易部,并于2019年至2020年期间签署了数量可观的自由贸易协定。到2021年,英国共有36个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其中包括《欧盟-英国贸易与合作协定》(TCA)。英国还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缔结了全新协议,并计划加入CPTPP。
然而,这些贸易政策的成果不应被夸大。据统计,到2035年,英澳协议将推动GDP长期增长0.08%,英国与新西兰的协议将推动GDP长期增长0.03%,预计到2040年CPTPP将为英国带来20亿英镑的贸易增量,仅占英国GDP的0.07%。相比之下,英国脱欧的直接成本可高达其GDP的5%。
英国脱欧与中国:地缘政治与经贸新局
英国脱欧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英国在脱欧后积极寻求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建立更紧密的经贸联系,这为中国与英国开展双边贸易合作提供了新契机。另一方面,英国脱欧也为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英国脱欧削弱了欧盟的整体实力,可能影响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行动能力。这为中国在欧洲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空间。同时,英国脱欧后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定位尚不明晰,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面临挑战。
总体来看,英国脱欧对全球政治新格局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政治版图,也重塑了全球贸易体系,更引发了对全球化进程和区域一体化未来的深刻思考。随着英国在新环境下的战略定位逐渐清晰,中国等其他国家也在积极应对这一变局,寻求新的合作机会和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