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入门:轻松掌握正确姿势
站桩入门:轻松掌握正确姿势
站桩,作为一种古老的养生和武术训练方法,通过特定姿势的静站来锻炼身体、调和气血。它不仅能够增强体力、改善亚健康状态,还特别适合久坐人群和老年人。本文将详细介绍站桩中最基础的无极桩,帮助初学者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无极桩的基础姿势
无极桩是站桩中最基础的姿势,也是其他桩法的基础。其特点是高度放松,意形合一,阴阳平衡。以下是无极桩的具体练习方法:
脚位
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腰部放松。脚尖正对前方,脚跟平齐,全脚着力要平稳,两脚跟不宜浮起和用力。站立时脚的重心,前面大约用力六成,后跟大约用力四成,保持身体的重心不前倾,不后仰。
身体中正
身体宜正,头颈正直,眼睛平视,下颌微收,舌尖自然轻抵上腭。身体中正,内气容易发动,还有技击上的作用。眼睛平视也很重要,在家中可选窗口位置,户外练功时可选自感舒适的某一远景凝视。起功前慢慢把视线收回眼前尺许,然后闭目,闭目后仍然保持平视。平视则心平气静,气可下降丹田归元。目光下视,心气降,上视则心气升,均不可取。
手部位置
沉肩垂肘,两臂自然下垂。臂不宜张开太大,两手绵绵不用力,手指松开,中指轻贴“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即两手中指贴大腿裤缝处。中指贴风池穴是让内气接通。沉肩即松肩,可使气沉丹田,重心稳固。保持虚腋是因为腋下有心包经通过。初学者两手可放在最舒适的位置,不强求两手贴“风池穴”。
关键要领:三点一线
“三点一线”是无极桩的精粹,也是导引内气畅通的重要因素。这三点分别是:
- 涌泉穴:位于脚底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
- 会阴穴:位于两腿根部之间,是人体任督二脉的交汇点
-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
站好后,全身自感舒适稳健,轻松自然,身体便从脚跟到头整体稍向前倾,两膝微曲,使身体重心投影落在脚掌前面三分之二的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上。即膝盖大概对正涌泉,这时可再意想从脚下这点向上引一直线对正“会阴穴”,上述两点再向上对正头顶的“百会穴”(在头的顶端,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头面正中线的交叉点上)一边对一边放松,身体保持中正不偏。
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案
直膝挺立:练站桩应稍微屈膝蹲身,即使是高定位站桩亦应如此。如直膝挺立,容易疲劳,不易耐久,时间一长能引起小腿部静脉曲张。
时间过长:练站桩,时间不易过长,那种认为“站桩越长越好”的说法是错误的,其结果会使人勉强硬撑而至偏差。一般初学时,应从2、3分钟开始,逐渐递增,第一个月内增至5分钟,第2个月内增至10分钟,第3个月内增至15分钟,以后就可按个人情况而灵活掌握,但一般能练到30分钟或者40分钟左右就足够了。当然这个时间不是绝对的,我们是以养生为主,在自己身体承受范围内就行,绝不可以适得其反。
面壁而站:有人练站桩由于听信某些传说而喜欢面壁,其实面壁练功,弊多利少。因为目前练功环境不可能绝对安静,而墙壁能反射声波。面壁的人距壁较近,闭目入静,如外界干扰通过声波反射,往往易使练功者受惊而出偏差。
身体僵硬:身体僵硬,大多是因站桩时肌、筋、骨节没有放松。这样站桩十分费力,稍站就腿酸膝痛,困乏难忍容易造成心烦气促。所以练站桩必须注意松静自然,做到体松、气顺、心静、步稳。
练习建议
- 循序渐进:避免急于求成,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时间。
- 放松身心:保持肌肉松弛,精神内敛,呼吸自然。
- 正确姿势:确保站姿规范,以免造成伤害。
站桩是一项简单却深奥的修炼方式,通过长期坚持可以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效果。建议初学者在专业指导下练习,以确保安全和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