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离谱!直播间花499元抢的居然是假黄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离谱!直播间花499元抢的居然是假黄金?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07/02/c9044660.html?enterColumnId=11389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频频走高,网购黄金饰品也持续热卖。近期,多个电商平台销售的"999足金"因涉嫌以假充真、掺杂掺假等情况被消费者频频投诉

直播间里"999足金"变合金

某些网络直播间里"999足金"销售火爆,并宣称保真、支持复检。但消费者买回家后却发现所谓的"999足金"是假货

不久前,北京的张先生在某直播间花499元购买了一条"999足金"手链。没想到几天后,手链已摩擦得发黑。经鉴定,手链只有挂坠配饰是足金,主体的珠子均为铜合金

类似的投诉在网上还有很多,网友纷纷把自己购买到假黄金的经历分享了出来。

据央视财经报道,这些直播间惯用两大套路售卖假黄金

偷换概念

主播用抢购足金、高价补贴的由头,吸引足够多的围观者。待关注的氛围达到了预期之后,主播就立刻更换售卖的物品。这时候,主播便不再强调现在售卖的吊坠、手镯是什么材质。

记者随机购买了一件产品,收到的产品证书上只写明了吊坠镶嵌宝石的情况,至于吊坠金属部分的材质、手镯和戒指的材质在证书上没有任何文字信息。但约定俗成代表黄金纯度的999钢印,则明晃晃地刻在手镯和戒指的内侧。

记者将收到的样品送去鉴定,得到的结果是:主体材质为铜

卖完就跑路

记者在一家深夜卖黄金金条的直播间看到支付页面最上方假冒的"中国黄金"四个大字,而到第二天假冒的"中国黄金"四个字竟然变成了"舔狗",这个网络卖家就这样消失在了茫茫的互联网中。

无独有偶,记者在另外一家卖手镯的直播间里通过粉丝群里的链接,花299元购买了一只足金手镯。当主播下播之后,粉丝群即刻解散,订单信息无迹可寻,只剩下支付记录

将产品送检后,这款手镯主体材质为铜。可想而知,当普通消费者碰到这样的情况时,想维权都找不到证据。

这些假黄金饰品究竟从哪里来?

根据假手镯的发货信息,记者来到了义乌。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一区,有一些档口在售卖古法仿金饰品。这些销售的铜饰品上都打了999的钢印

记者来到一家名为煜乾商贸有限公司,这里专门为直播间电商提供仿金饰品。在公司库房里,仿金饰品堆在货架上,吊坠、手链、手镯、戒指、项链、耳钉,品类繁多、应有尽有,满屋金灿灿让人眼花缭乱。

在这里,这些仿金饰品的出货价只要几元

义乌的一些饰品商城、商贸公司、档口只是这些仿金饰品的集散地,而刻印999仿金饰品的源头厂家则在海丰县。海丰县的首饰加工厂,在金灿灿的铜镀金首饰上刻印999。虽然没有金、Au或G的字样,但却给销售端留足了擦边、引流、售假的空间。

海丰县源泰首饰厂负责人说,客户有需求,就会打上999刻印

海丰县唯华首饰厂负责人则直言,他们会直接打上999刻印。我国对金首饰的纯度及材料印记的表示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999被约定俗成代指着纯度最高的黄金

检测证书和检测机构也能山寨

在平阳县,一些工艺品生产厂家也给一些电商直播间提供投资金条、工艺品金条等产品。恩耀工艺品的厂家负责人兴冲冲地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生产的仿真银条和金条,并说销量很好。由于厂家工艺是镀真金,所以在检测时可以测到真金,打上Au.999钢印算打擦边球,而且直播间一般是当真品在卖

在这款仿真金条上,记者清晰地看到了Au.999 20mg的字样,但厂家负责人却道出实情,虽然镀了真金,但是含金量只有0.001克

为了应对市场监管部门的检查,恩耀工艺品厂会用偷梁换柱的方法,用真品送检,拿到合格证后应用于所有仿真金条。而玉福金银工艺品厂则是有指定的合作鉴定机构,一张证书一块钱,一证一码,什么证书都可以出

证书的出证机构是"国太金银珠宝质量检测中心"。记者跟着证书上所显示的地址,并没有找到这家检测中心。而就在不到100米的距离,有一家名字只差一点的"国大金银珠宝质量检测中心"。

国大检测中心的负责人对记者说,所谓的"国太检测中心"是假冒的,扫描出来的网站、内容都是假的,(链接)后台可能在国外

专家建议直播间购物要录屏、截屏

专家提醒,在直播间购物时消费者应当及时录屏、截屏保留商家宣传及承诺的内容,同时,在购买黄金饰品时,要仔细查看鉴定证书,了解清楚其计价方式及后续置换的具体信息。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法务监督部主任彭玺表示,一定要分清楚到底是黄金饰品还是足金,黄金饰品的工艺费用到底是多少,是不是在自己的合理需求范围内。黄金以旧换新,消费者要查询清楚,有没有置换的限制条件,写入票据当中就更好了。如果权益受侵害,可以向消费者组织投诉,也可以向相关的行政部门举报投诉,甚至也可以走司法途径。

同时,直播带货必须明确平台、直播间和主播的三方责任。对此,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提出,经营者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依法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义务,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新闻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