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术VS岳飞:谁是真正的战神?
金兀术VS岳飞:谁是真正的战神?
金兀术与岳飞,这两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战役经历一直被后世津津乐道。金兀术以卓越的战略布局和果敢的指挥能力,在多次关键战役中为金国立下汗马功劳;而岳飞则以其忠诚和英勇,成为南宋抵抗外敌的重要支柱。那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战神?
军事才能与战役成就
金兀术:金国名将的辉煌战绩
金兀术,本名完颜宗弼,是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他自小便随父亲征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金兀术在军事上表现出色,尤其在金宋战争中屡建奇功。他不仅在山东、河北等地连战连胜,还曾一路追击宋高宗赵构至长江北岸,并一度占领都城临安。
岳飞:南宋抗金的中流砥柱
岳飞,字鹏举,南宋时期著名抗金将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和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出生于公元1103年3月24日,河南汤阴县人。岳飞自幼表现出超凡的武学天赋,性格沉稳,酷爱研读《孙子兵法》《左氏春秋》等经典兵书。成年后,他曾师从周同和陈广等名师,精于骑射和枪法,左右开弓,武艺超群。20岁时,岳飞已能弯弓300宋斤,开腰弩八石,成为当时无敌的勇士。
顺昌之战:金兀术的挫折
公元1140年,金国的铁蹄再度践踏中原大地,金熙宗拜完颜宗弼为都元帅,悍然撕毁和约,于当年5月发动南侵。金军兵分三路,如汹涌恶浪,在山东、河南、陕西三个方向同时发难。由于赵构在接收金国归还领土时,未妥善安排官员替换,原伪齐官员纷纷倒戈,金军势如破竹,短短十几天便杀至陈州。
此时,刘锜临危受命,担任东京副留守,肩负起守卫开封的重任。然而,命运弄人,还未等他抵达开封,便传来了开封失守的噩耗。刘锜毅然决然地放弃折返的念头,转而率领部队北上,向着顺昌进发。
顺昌,是屏障淮河的咽喉要地,亦是通往汴梁的交通要道。刘锜深知,顺昌若失,淮北将门户大开,南宋危矣。于是,他决心在此坚守,与金军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五月二十五日正午,骄阳似火,顺昌城郊却弥漫着紧张的硝烟气息。金军前哨约3000骑兵如鬼魅般出现,却不知宋军早已在此设下埋伏。随着一声令下,宋军如猛虎出山,瞬间将金军前哨包围。激战过后,宋军大获全胜,生擒金军两名千户,首战告捷,士气大振。
郾城大捷:岳飞的巅峰之战
公元1140年7月8日,完颜兀术秘探与情报得岳飞亲驻郾城,张俊已班师 、刘錡大军已经撤回镇江,岳飞在河南无援军无粮草,已是孤军。得知情报,完颜兀术见岳家军兵力分散,又探知岳飞只带有少量军队驻于郾城(今属河漯河),决定亲率精锐骑兵一万五千人以及步兵十万大军,直插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家军。
在郾城的岳家军仅有背嵬军,再加游奕军的一部分,游奕军的另一部分随统制姚政守颍昌。这一个半军,大约不过一万几千兵力,除去守城军和火头军、辎重兵等非战斗人员外,参战兵力就更少。可见郾城之战是以少击众的硬仗和恶战。
《鄂国金佗粹编》卷16岳飞捷奏摘录于下: 今月初八日,探得有番贼酋首四太子、龙虎、盖天大王、韩将军亲领马军一万五千余骑,例各鲜明衣甲,取径路,离郾城县北二十余里。寻遣发背嵬、游奕马军,自申时后,与贼战斗。 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鏖战数十合,杀死贼兵满野,不计其数....。委获大捷。
七月初八,宗弼与龙虎大王、盖天大王等,在郾城北与岳家军对阵。岳飞令其子岳云率精锐轻骑攻入敌阵,往来冲杀。完颜兀术眼见骑兵会战不能取胜,焦躁万分,于是下令将披挂“重铠全装”的“铁浮图”军投入战斗。“铁浮图”军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他们护甲厚重,人马超重甲、攻坚能力强,“堵墙而进”,主要用于正面冲击。金军一反以左、右翼“拐子马”迂回侧击的惯技,改用重装骑兵“铁浮图”军来进行正面冲击, 企图以严整密集的重装骑兵编队来击溃对方较为散乱的骑兵,铁浮屠每进一步,便用拦马的木头环卫,只进不退。作正面进攻,另以骑兵为左右翼,号称“拐子马”(拐子马:布置在左右两翼的骑兵,全由能骑善射的女真人组成。)配合作战。岳飞遣背嵬亲军和游奕军马军迎战,并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兵,下砍马足,杀伤大量金兵,使其重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岳家军中的勇将杨再兴单骑突入敌阵,打算活捉完颜宗弼,杀金兵百人。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金军大败。
七月十日下午,又有一千多骑兵来到郾城县北五里店。岳飞亲自率军出城,命王刚带领五十多名背嵬使臣组成的军官队,前往侦察。他们同敌军相遇后,一拥而上,抢先把敌大将阿李朵孛堇砍死。于是一千多金骑如鸟兽散。
自七月八日到十四日,自郾城之战到颍昌之战,无疑是岳家军经历严峻考验的时期。这两次关键性的大捷,使完颜兀术的大举反扑完全被粉碎了。完颜兀术叹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历史地位与后世影响
金兀术:金国的重要将领
金兀术作为金国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军事上勇猛善战,屡建奇功;在政治上也颇具影响力,曾任太师、领三省事、都元帅等职,是金国的重要人物。然而,金兀术的一生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与南宋的交锋中,他遭遇了多次挫败,尤其是在与岳飞等名将的对决中更是损失惨重。这些经历也让他对金宋两军的实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岳飞:民族英雄的永恒丰碑
岳飞一生从戎,抗击金国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掠夺,为南宋抗战派代表人物和我国古代的杰出军事家、战略家。他先后在宗泽、张所等人部下,与入侵中原的金军展开殊死斗争。岳飞在中国历史上的卓越贡献光耀千秋。
岳飞身后二十年,金完颜亮攻宋时,“胡人自为‘岳飞不死,大金灭矣’之语”。
岳飞身后六十多年,金朝招诱吴曦叛变的诏书中也承认:“(岳)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
个人品质与历史命运
金兀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金兀术虽为杰出将领,但在政治斗争和统治能力方面表现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权力地位。尽管他是金太祖之子,但相较于其他权臣和皇室成员,如完颜宗干、完颜宗翰等,他在朝廷中的势力并不占优。此外,他并非正妻所生,在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的古代社会中,他的身份限制了其登基的可能性。
岳飞:精忠报国的悲剧英雄
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爱国主义精神旗帜。这是历史定论。但也有人否定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蔑称岳飞为“愚忠”。这种论调毫无史实依据,完全属于主观臆断、抹黑民族英雄的伪命题。
岳飞一生精忠报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与忠诚的化身。然而,因为他执着为民保国抗金,与窝囊废儿皇帝宋高宗、千古罪人秦桧的“议和”路线形成尖锐对立,最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何谓“莫须有”?就是也许有、可能有,或者也不见得没有、不可能没有。岳飞遇害,实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奇冤,更让他的精忠报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爱国主义精神旗帜,诠释了他践行精忠报国精神的至高境界。
结语
金兀术与岳飞,这两位在宋金战争中针锋相对的军事统帅,他们的军事才能和历史地位各有千秋。金兀术作为金国的重要将领,在军事上屡建奇功,但其政治影响力有限;而岳飞则以其忠诚和英勇,成为南宋抵抗外敌的重要支柱,其军事才能卓越,被誉为“战神”,但最终被秦桧等人陷害。他们的人生轨迹和历史命运,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复杂性,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