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以生态保护绘就“山水甲天下”新画卷
桂林:以生态保护绘就“山水甲天下”新画卷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流传千年的诗句,如今正以更加璀璨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最新发布的《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LJEEQI)达到86.55,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等级为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一数据背后,凝聚着桂林市在生态保护方面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政策引领: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生态样本
2023年9月,《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实施,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桂林市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
在政策引领下,桂林市建立了专门的生态保护机构,创新设立市委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组建市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促进局,为生态保护提供长效的机构职能保障。同时,制定《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指引(2023—2030年)》,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南。
综合治理: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桂林市持续推进总投资约55亿元的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从源头上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目前,漓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森林覆盖率超过8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
在具体措施方面,桂林市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 建成数字漓江5G融合生态保护综合利用平台,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
- 漓江风景名胜区漓江干流游览排筏全部实现“油改电”,减少污染排放。
- 拆除漓江核心景区跨江电力通讯线缆25处,实现“无线美”。
- 推行“林长制”,加强对林草资源的管护,确保生态成果得以持续保持。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生态保护与管理
科技创新是桂林生态保护的重要支撑。桂林市依托数字技术,打造“数字漓江”智慧管理平台,通过5G网络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平台集成水质监测、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功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外,桂林市还开发了“星检漓江保护数字小卫士”线索举报小程序,群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举报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形成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生态与经济双赢:打造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提升了桂林的自然美景,更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24年,桂林市接待游客1.5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9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在生态旅游方面,桂林市大力发展低空旅游、生态康养等新业态。雁山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资源县获评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同时,桂林市还推出金龙巡游、星光梯田等一批旅游新产品,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生态产品的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桂林市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未来展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桂林市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环境和经济效益,更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生态治理经验。未来,桂林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桂林市的实践证明,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桂林市将继续以创新精神推进生态保护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