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怎么办?详解救济途径与维权流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怎么办?详解救济途径与维权流程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2266243_120012579

当遭遇交通事故,对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存有异议怎么办?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寻求救济的途径、申请复核的具体流程以及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要点,帮助您维护自身权益。

一、对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该找谁?

  1. 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
  • 一般来说,当事人如果对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在规定的期限内(通常是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可以向作出认定书的交警部门的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例如,县级交警大队作出的认定,就向市级交警支队申请复核。这是最常见的救济途径,上级部门会对原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责任划分是否公正等进行重新审查。
  1.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如果事故已经进入赔偿等民事诉讼阶段,当事人虽然错过了复核申请期限,但依然可以向法院提出对事故责任认定的异议。法院在审理民事赔偿案件时,有权对事故责任认定这一证据进行审查。若法院经审查认为认定书确有错误,可不予采信,并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重新划分责任。这意味着,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可能存在偏差的事故责任认定,保障当事人的公平受偿权。
  1. 向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投诉
  • 要是当事人认为交警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偏袒一方等执法不公问题,比如应当回避而未回避、故意篡改证据等情况,可以向公安机关的警务督察部门反映。警务督察部门会对交警的执法行为进行调查,一旦查实存在违法违纪行为,会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同时对事故责任认定的公正性重新评估,确保整个处理流程合法合规。

二、申请复核的具体流程

  1. 准备材料
  • 首先要写一份复核申请书,申请书应包含申请人(即事故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被申请人(通常是对方当事人)的同样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详细情况;阐述对原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理由,比如指出证据存在瑕疵、法律适用错误之处,并且要条理清晰、有事实依据地说明自己认为正确的责任划分应该是怎样的。除了申请书,还需要附上原事故责任责任认定书的原件或复印件,以及能支持自己观点的相关证据材料,如事故现场照片、证人证言、行车记录仪视频等,这些证据越充分,复核成功的几率相对越高。
  1. 递交申请
  • 在规定的三日期限内,将准备好的材料递交到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指定窗口或部门。有些地方可以通过线上政务平台提交复核申请材料,这样更为便捷高效,当事人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具体规定。递交后,要确保收到受理回执,以便后续查询复核进度。
  1. 等待受理与审查
  • 上级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在一定期限内(一般是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材料齐全、符合规定,就会受理并启动复核程序;若材料不完整,会通知申请人补充材料。进入审查阶段后,复核人员会全面审查事故处理的卷宗、重新调查相关证据,甚至可能重新询问当事人和证人。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在 30 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延长至 60 日。
  1. 获取复核结果
  • 复核结束后,上级部门会作出复核结论,可能维持原认定、责令原办案单位重新调查认定,或者直接撤销原认定并重新作出认定。无论结果如何,都会书面通知申请人和各方当事人,申请人如果对复核结果仍不满意,还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其他途径进一步维权。

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的要点

  1. 找准诉讼时机
  • 当事人既可以在事故责任认定复核期间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一并审查责任认定问题,也可以在复核结束后、赔偿纠纷中对认定结果提出异议。但要注意,如果在复核期间提起诉讼,复核程序通常会终止,当事人要权衡利弊,结合案件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的时机。
  1. 充分举证
  • 在诉讼中,要把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收集到的,以及后续发现的能证明事故责任划分不合理的证据全部向法院呈现。比如,新找到的现场目击证人能够证实对方存在超速、违规变道等关键违法行为,这些新证据有可能改变法院对事故责任的判断。同时,当事人还可以聘请专业律师,律师凭借专业知识和诉讼经验,能更好地梳理证据、在法庭上有力地反驳不合理的事故责任认定,维护当事人权益。

总之,当对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时,当事人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去争取公正的结果。及时了解相关流程、准备充分的证据,无论是找上级交警部门复核,还是向法院诉讼,每一步都关乎自身权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切不可因不懂而放弃维权,让自己承受不该有的损失。只要按部就班、有理有据,就能在复杂的事故处理后续流程中为自己讨回公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