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湖摇蚊大爆发!专家:无害但扰民,三招可防
八里湖摇蚊大爆发!专家:无害但扰民,三招可防
近日,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出现摇蚊大量聚集现象,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困扰。据新区管委会回应,此次摇蚊爆发主要与湖区生态环境和近期气温变化有关,但摇蚊不会叮人吸血,也不会传播疾病,对人体无害。
摇蚊爆发原因及特性
八里湖新区湖面广阔,植被丰茂,沿岸滩涂、草木一直是摇蚊等飞虫理想的孳生区域。摇蚊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和群飞特性,极易在装饰灯、路灯下大量聚集飞舞。摇蚊不是病媒害虫,不叮人吸血,也不传播传染性疾病,成虫生命周期较短,人们完全不必恐慌。
摇蚊的幼虫(红虫)是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还能够净化水质。摇蚊的寿命只有1-2周,而且在水中产卵后则很快死去。整个大侵扰发生的时段前后也就是一个月左右,最高峰也就1周左右。
防蚊措施
虽然摇蚊对人没什么害处,但数量多了也会对人造成骚扰,引发人的恐惧和不适,而死去的大量摇蚊尸体干碎后,还可能被吸入人体造成过敏反应,因此也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安装防蚊纱网:居民可以为家中的门窗安装防蚊纱网,不光是防摇蚊,还可以有效防止吸血蚊进入家中传播疾病,一举两得。
不要开太亮的灯:在摇蚊爆发期尽量不要开太亮的灯,减少对摇蚊的吸引。
使用灭蚊灯或者喷杀虫气雾:如果大量摇蚊进入家中,建议购置电击式灭蚊灯进行杀灭,也可以使用杀虫气雾罐进行喷杀,同时要注意摇蚊尸体的清理。
看体色:一般吸血蚊虫是褐色或者黑白相间的,而摇蚊色彩多有绿色、黄褐色、黑色等,因此见到绿色的蚊子就不是吸血蚊。
看嘴:吸血蚊都有个针状的“大长嘴”,专门吸血用,而摇蚊的嘴小到看不见,只能摄取些植物汁液。
看翅膀:吸血蚊停歇的时候翅膀往往是两个覆盖在一起挡住腹部的,而摇蚊是两个翅膀分开平铺在背面。
看腿:吸血蚊虫停在物体表面时,两个前足是落地的,两个后足常常会翘起来,而摇蚊在停歇时,两个前足都不挨地,而是直直的向前伸展,而且你会发现它的举起的前足还会不停的上下摇动。
看幼虫:吸血蚊幼虫一般为偏黄的透明色,生活在树洞、竹筒的积水里,而摇蚊的幼虫通体红色,又称水蚯蚓/红线虫,一般在污水沟、排水沟、码头附近聚集。
生态治理
八里湖新区已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摇蚊问题。自6月下旬开始,新区已安排负责专业消杀公司已对67号美食街、海韵沙滩、胜利塔周围、九派之眼、蔡家湖公园、九龙山公园等沿湖重点路段定期开展摇蚊消杀工作,部分点位为频次达到一天一次至二次,但新区沿湖区域面积巨大,水体流动慢,适合摇蚊生长、藏匿,局部消杀难以取得明显成效,且过量消杀也可能直接影响湖区周边环境及居民健康。
新区将进一步大力推动城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和雨污管网改造项目,阻断生活污水直排;通过生态化改造闸桥工程,依托赛城湖大闸制定调水措施,引入赛城湖较好水质来提高八里湖水体流动性;每年会投放食谱含摇蚊幼虫的鱼类,以鱼控藻控虫,逐步实现生态化治理效果,多种手段共举改善八里湖水环境质量,消除摇蚊孽生环境。
专家提醒,摇蚊虽然看起来令人不适,但它们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公众应保持冷静,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同时配合相关部门的治理工作。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控制摇蚊的数量,减少其对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