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贺:一位英年早逝的“诗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贺:一位英年早逝的“诗鬼”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8%B4%BA/764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7%99%BD/1043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5%8F%A4%E5%85%B8%E8%A9%A9%E8%A9%9E
4.
http://www.lubanyouke.com/67723.html
5.
http://www.lubanyouke.com/20176.html
6.
https://www.gushiwen.cn/mingju/juv_dc6898119df9.aspx
7.
http://yw.eywedu.com/Poetry/13/mydoc003.htm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7158714410889019405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3%9F%E7%AF%A4%E7%AC%91
10.
https://td.fyun.cc/detail/2d5bb2a1fbedf09f8f06f9b3f76228d221a2eeda.html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英年早逝,仅活了27个春秋,却留下了200多首传世之作;他出身没落皇族,仕途坎坷,却在诗歌创作中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他就是被誉为“诗鬼”的唐代诗人李贺。

01

苦难铸就的天才

李贺,字长吉,生于公元790年,卒于816年,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他自幼体弱多病,相貌清奇,但才华横溢,七岁便能诗善文,被誉为“奇才”。然而,这位天才的仕途却异常坎坷。

元和二年(807年),李贺已诗名远播,本可早登科第,却因父丧而不得不中断学业。三年服丧期满后,韩愈劝其举进士,却因“避父讳”之说而被剥夺考试资格。此后,李贺虽在韩愈的举荐下获得奉礼郎一职,但仅为从九品小官,且因身体原因,三年后便不得不辞官归乡。英年早逝前,李贺在潞州郗士美的幕府中担任幕僚,但最终还是因病重返回家乡,不久便撒手人寰。

02

独树一帜的“鬼才”风格

李贺的诗歌创作,极尽想象之能事,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和怪诞的意象。他笔下的世界,常常是鬼魅横行、精怪出没,令人毛骨悚然,又忍不住拍案叫绝。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现实的苦闷和对命运的抗争,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形成了其作品悲愤、幽愤的基调。

李贺的诗歌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鬼神世界的独特描绘。他善于运用“鬼”、“泣”、“血”、“死”、“魂”、“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阴森诡异的氛围。如《秋来》一诗中写道:“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通过“秋坟鬼唱”、“恨血千年”等意象,展现了他对内心苦痛的独特表达方式。

除了鬼神意象,李贺还善于运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如《梦天》一诗中写道:“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通过描绘神话中的月宫景象,寄托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03

“诗鬼”称号的历史渊源

李贺的“诗鬼”之称,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贺能诗,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其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加上其诗歌中频繁出现的鬼神意象,使得“诗鬼”之称不胫而走。

“诗鬼”这一称号,不仅体现了李贺诗歌的独特风格,也反映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与李白的“诗仙”、杜甫的“诗圣”并称,成为唐代诗歌的三大代表。正如清代姚文燮所言:“长吉之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李贺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成为中唐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04

永恒的文学价值

李贺虽然只在世间停留了短短27年,但他留下的诗篇却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了后世文坛。他的“鬼才”之名,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标签,被后世无数诗歌爱好者所传颂。正如清代王琦所言:“长吉之诗,如精金美玉,无一字无来历,而亦不露痕迹,故自古及今,推为鬼才。”

李贺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宋代的苏轼、明代的徐渭、清代的龚自珍等,都曾受到李贺诗歌的启发。在当代,李贺的诗歌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他的“鬼才”之名,也必将永远镌刻在中国文学的史册上。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这句流传千古的评价,道出了李贺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在当代,李贺的诗歌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他的“鬼才”之名,也必将永远镌刻在中国文学的史册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