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苗族银饰:闪耀千年的非遗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苗族银饰:闪耀千年的非遗瑰宝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1874979003015889
2.
https://www.sohu.com/a/791875874_121204232
3.
https://www.sohu.com/a/796987044_121729886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9A0072H00
5.
http://m.wuxingba.com/arc13059/
6.
http://www.psx.gov.cn/ztzl_174/ydn/psfy/202406/t20240629_13334896.html
7.
https://www.cnfyblh.com/exhibition/375.html
8.
https://ms.httpcn.com/info/html/2024614/ILTBILMEAZXV.shtml
9.
https://www.cnxds.com/2024baiqi/baiye/gztanxian/584065.html
10.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60336
11.
https://www.guizhou.gov.cn/dcgz/rwgz/fybhhcc/202407/t20240717_85124255.html

在贵州雷山县西江镇的苗寨里,每当节日或婚礼来临,苗族姑娘们便会戴上华丽的银饰,银光闪烁,叮当作响,宛如从远古走来的神秘使者。这些精美的银饰,不仅是装饰品,更是苗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01

千年传承:苗族银饰的历史渊源

苗族银饰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据史料记载,明代以前的苗族主要以铜为饰品材质。直到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结束了苗族分散状态,加之白银作为通货日益普及,苗族银饰才开始大量出现。

清代是苗族银饰普及和流行化的时期。这一时期,银饰种类繁多,不分性别、老幼、贫富,都以佩戴为荣。苗族银饰的造型和图案也趋于稳定,一经祖先确定形制,便不可改动,往往成为一个支系的重要标志。

02

精湛工艺:30道工序打造的艺术品

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从绘图到雕刻再到制作,共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捶打、焊接、编结、洗涤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其中,拉丝、编丝、雕刻和盘丝这四个步骤最为重要。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光宾为例,他从13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技艺,至今已40余年。他的作品《银马花冠》获“2017·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奖”金奖,《苗族银花冠》获“2009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03

文化内涵:不只是装饰,更是精神寄托

苗族银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苗族文化中,银饰不仅是美的象征,更蕴含着深厚的宗教和神秘色彩。它被视为一种保护和吉祥的符号,在重要的仪式和庆典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苗族银饰的图案多取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如蝴蝶、龙、凤、鱼、花、鸟等,这些图案往往与苗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记忆相关联。例如,蝴蝶是苗族的始祖象征,龙凤则寓意吉祥如意。

04

传承与创新:古老技艺的现代困境

尽管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其传承仍面临诸多挑战。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不愿学习这门手艺,导致传承人短缺。一些传统工艺因过于复杂而逐渐失传。

然而,仍有一些匠人坚守着这份古老的手艺。在湘西墨戎苗寨,银匠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这份技艺代代相传。同时,他们也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直播、电商平台等,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苗族银饰,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非遗瑰宝,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古老文化的魅力,更让我们为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所折服。让我们一起为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