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荒地到生态绿洲: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绿色蝶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荒地到生态绿洲: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绿色蝶变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8
来源
1.
http://www.moa.gov.cn/ztzl/xnl2024/202407/t20240716_6459064.htm
2.
http://www.isenlin.cn/sf_4520D13361F04F11AA14670A49436526_209_gdly.html
3.
http://www.topper.com.cn/news/html/20090.html
4.
https://www.chinawater.com.cn/tg/gg/202412/t20241225_1060069.html
5.
http://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91307
6.
https://www.cenews.com.cn/media-article.html?aid=24131&mediaID=1520
7.
http://www.snjnationalpark.com/
8.
http://www.scies.org/gzdt/kxyjdt/

从一片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荒地,到如今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生态绿洲,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蜕变,见证了东莞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坚实步伐。

01

从荒地到绿洲:生态修复的东莞样本

2008年,东莞启动了这片荒地的生态修复工程。东莞市绿色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吴鹏举回忆道:“当时这里水都是黑的,像墨汁一样。”生态修复的第一步就是治水,东莞建设了348亩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周边镇街生活污水。经过处理的尾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净化。

湿地公园建设了三类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流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其中,垂直流人工湿地是当时全国面积最大的同类湿地。通过沙石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手段,污水被有效净化,最终汇入河涌,成为湿地公园的生态补水。

经过16年的综合治理,湿地公园如今占地6.8平方公里,涵盖燕岭湿地等多个区域,形成“一轴七片区”的绿色水系格局。这里不仅是一个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更是一个兼具污水治理和防洪排涝功能的生态综合体。

02

科普教育的生动课堂

湿地公园不仅是生态修复的典范,更是一个生动的自然教育基地。据统计,近三年来,湿地公园开展了1700多场次自然教育课程和大型活动,累计参与者达上百万人次。

在湿地公园,孩子们可以参加“探索未来韧性社区”主题夏令营,学习气候行动相关知识;可以参与“飞羽寻踪”活动,近距离观察鸟类;还可以在“小小昆虫记家”活动中,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让湿地公园成为孩子们亲近自然、学习生态知识的第二课堂。

03

4A级景区的旅游魅力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拥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和丰富的旅游活动。公园内设有16公里的水上绿道和10公里的绕湖骑行绿道,游客可以选择划船游湖或骑行观光,感受水清岸绿的美景。

湿地公园还是观鸟爱好者的天堂。据统计,公园内记录有9目28科68种鸟类,其中包括红耳鹎、鹊鸲、乌鸫等珍稀物种。每年冬季,这里都会迎来大批候鸟栖息,成为观鸟爱好者的聚集地。

湿地公园的大草坪是家庭露营的理想选择。在这里,游客可以铺开一方天地,坐看云卷云舒,享受户外生活的乐趣。公园内还设有科普展览馆,游客可以通过互动展项,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奥秘。

04

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据统计,湿地公园建成后,其总价值达到2亿元/年,约为建园前的五倍。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周边土地价值大幅提升,吸引了中移动、普联、长盈、光启等知名企业入驻,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湿地公园还积极发展绿色水经济,支持举办铁人三项运动、皮划艇训练等水上运动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业态。同时,公园还推动再生水项目的实施,将再生水用于道路清洁、植物喷淋等,发展循环经济。

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成功实践,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更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东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