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创新引领,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创新引领,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401382
2.
http://bj.people.com.cn/BIG5/n2/2025/0115/c14540-41108640.html
3.
http://www.scs.moa.gov.cn/xxhtj/202410/t20241028_6465120.htm
4.
https://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mtjj/202407/t20240701_3733630.html
5.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410/t20241012_3917392.html
6.
http://www.bjzx.gov.cn/zxgz/zxdt/202501/t20250113_51062.html
7.
http://www.shzl.org.cn/index.php?id=749
8.
https://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wnxw/202403/t20240325_3600294.html
01

人口老龄化加速,北京积极应对挑战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到494.8万人,占总人口的22.6%,比2022年增加29.7万人,增长6.4%。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更是首次突破30%。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趋势,北京正积极应对挑战,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

02

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在老年健康服务方面,北京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全市医养结合机构数量已达213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1298对,571家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为解决失能、术后老年人的长期医疗护理需求,北京自2022年起累计完成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21家,安宁疗护中心12家。

同时,北京还注重提升老年人的疾病诊治能力。据统计,全市公立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已达到80%。此外,北京还建立了家庭医生团队6750个,累计签约65岁及以上人群261.9万人。

03

推进智慧养老,跨越数字鸿沟

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成为一道必答题。北京电信推出的“尊长专席”人工客服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通过实名制与大数据识别技术,65岁以上老年人拨打客服电话时可直接跳过机器人应答环节,快速接入人工客服。

此外,北京还上线了“北京养老服务网”及配套小程序,在全国率先推行制式养老服务合同网签。同时,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和71家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也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了更多便利。

04

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提升居家养老品质

在社区层面,北京正全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2023年,全市新增养老助餐点243家,新建养老家庭照护床位5702张,建成并运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498家、养老照料中心301家。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北京全年新开工355个小区、新完工183个小区;老楼加装电梯年内新开工1043部,完工693部,累计加装电梯3550部,3.2万余名老年人出行受益。东城区东河沿社区等32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05

创新思路,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北京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更在理念和机制上进行创新。例如,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将更多养老服务资源向高龄老人聚焦。

同时,北京还注重发挥低龄老年人的作用,鼓励其参与社会治理。据统计,目前北京老年人中低龄老人仍占比较高,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愿。为此,北京正积极创造条件,让低龄老人在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领域发挥余热。

在区域合作方面,北京携手津冀两地,搭建养老产业交流合作新平台。京能集团“党建+双碳”为老服务产业联盟的成立,将推动京津冀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选择。

06

结语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但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努力,北京正在探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之路。从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到推进智慧养老,从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到构建区域合作平台,北京的实践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实施,北京老年人的幸福感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