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儿童身高现状报告》揭示:57%孩子未达遗传身高,科学管理是关键
《2024儿童身高现状报告》揭示:57%孩子未达遗传身高,科学管理是关键
根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布的《2024儿童身高现状报告》,我国有57%的儿童和青少年未达到遗传身高。这一数据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家长虽然重视孩子的身高,但往往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
为什么孩子没有达到遗传身高?
《2024儿童身高现状报告》显示,家长对孩子身高期望值普遍偏高,但实际行动却跟不上。超过七成的家长表示有身高管理意愿,然而真正采取行动的却不到两成。这种“高意愿、低行动”的现象,正是导致孩子未能达到理想身高的关键原因。
科学身高管理从哪里开始?
第一步:学会看身高曲线
身高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看身高曲线。需要提醒的是,身高管理中的年龄,均指“实岁”,即周岁:
- 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为身高,根据年龄的垂直线,可以查到自己孩子所在曲线;
- 上面 7 条曲线为身高曲线,分别标准+3、+2、+1、0、-1、-2、-3,其中正常人群身高在 -2 到+2 曲线之间,0 所在曲线为人群平均身高;
- 低于 -2 曲线为矮小症,高于+2 曲线为高身材,二者都需要评估是否有病理因素;
第二步:计算遗传靶身高
孩子的身高,有70%取决于父母的身高。父母高,孩子也会相应高一些;父母矮,孩子也会相应矮一些;父母一高一矮,那就要看谁的基因占优势了。那么,如何根据父母的身高,计算出孩子成年后的身高呢?即遗传靶身高的计算,公式如下:
举个例子,父亲身高 173cm,母亲身高 160cm,那儿子的遗传靶身高=(173+160+13)/2±5cm = 173±5cm,也就是儿子的成年终身高在 168~178cm 都属于在遗传范围内。
第三步:判断孩子目前身高是否在遗传范围内
父母遗传给孩子的身高不是一个固定数字,而是一个范围,一般有±5cm 的范围。如果孩子身高在遗传范围内,那大概率其身高没有太大问题,不需要太多医学干预。但是,这不绝对哈。
第四步:如果偏离遗传身高的范围,需要找医生评估
如果这对夫妇所生孩子的身高,在 -1SD 曲线之下,或者在+1SD 曲线之上,则建议找小儿内分泌科医生评估身高。但是,并不是说不在遗传范围内就一定有问题。那么,偏离多远算有问题呢,还是以上面这个为例,如果身高低于 -1.5SD,或者高于+1.5SD,那就需要考虑病理因素的可能性。
科学管理助力突破遗传限制
林书豪就是一个突破遗传限制的典型案例。他的父母身高均未超过1.7米,而他最终达到了1.91米。这个突破是如何实现的呢?
合理的运动
林书豪的父亲林杰明一直让他的三个儿子保持一周三练的习惯,每天晚上从8点开始,他们就开始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训练。在高一时,林书豪就入选校队,一年后他入选分区年区最佳二年级生阵容,随即又两度荣膺分区最有价值球员,在大一时,哈佛的主教练汤米阿梅特在队内就公开表示:“我这辈子交过的所有这个年龄段的球员中,林书豪比其他人高一大截。”
合理的运动使得摄入的营养成分有很好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起到促进人体健康及良好生长发育的作用。同时,运动促进人体分泌内啡肽等成分,后者被誉为“快乐因子”,使人容光焕发、生气勃勃。运动让人体的兴奋--抑制体系更加显著地体现,使得夜晚的睡眠质量更高,促使生长激素正常分泌。
健康的饮食
林书豪的每日菜单中富含钙、镁、色氨酸等营养素。钙、镁、色氨酸等营养素都有促进睡眠的作用,这些营养素缺乏,即使睡下,睡眠的质量也不高,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林书豪的餐谱中的牛奶有很好的补钙作用,蔬菜补充充足的镁,鸡蛋、牛肉提供了丰富的色氨酸。
蛋白质、铁、锌、碘、维生素A等生长因子均衡。在林书豪的餐谱中,这些营养成分极为丰富,保障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人体的高大与否,长骨是区别的关键。骨骼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充足的蛋白质是骨骼健康的基础。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输送氧气,保障各组织器官的正常代谢。锌是人体遗传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蛋白质代谢密切相关,缺锌的孩子往往个子矮小,也佐证了这个观点。有一种营养缺乏病叫“呆小症”,就是碘缺乏所致。原因是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的增长和性发育,必须有甲状腺素以维持其细胞的分化与生长,而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维生素A是骨代谢过程中破骨细胞行使功能所必需的因子,有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功能。
充足的睡眠
人体的高大少不了生长激素的决定作用,那些身材非常矮小的人就是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生长激素在睡眠的时候分泌,睡眠不足的孩子很难长的高。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下是不同年龄段需要的睡眠时间。
良好的心态
林书豪幸福的家庭、良好的生长环境、充满阳光的心态、出色的学业、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他的健康成长都是积极的促进因素,他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得到了亿万人的喜爱,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自然结果。
实用建议:如何科学管理孩子的身高?
定期监测身高:建议每3个月测量一次,记录在身高曲线图上,观察生长趋势。
合理运动:
- 有氧运动:如跳绳、游泳、篮球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30-60分钟
- 拉伸运动:如瑜伽、体操,有助于骨骼生长
- 避免过度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 均衡饮食:
- 保证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蛋、奶
- 补充钙质: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
- 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钙吸收
- 避免过多糖分和高热量食物
- 充足睡眠:
- 3-6岁:10-12小时
- 7-12岁:9-10小时
- 13-18岁:8-9小时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 保持良好心态:
- 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 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
- 培养兴趣爱好,减轻学习压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身高的增长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不要期望短时间内看到显著效果,重要的是坚持科学的管理方法,帮助孩子充分发挥生长潜能。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身高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健康、自信、有才华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