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国最早档案的秘密
甲骨文:中国最早档案的秘密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形式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不仅记录了商朝晚期的社会生活,更展现了早期档案管理的雏形。本文将从甲骨文的起源、内容、保存与管理等方面,探讨其作为中国最早档案的秘密。
甲骨文的发现与历史意义
甲骨文最早发现于1899年,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中发现了古文字,从而揭开了甲骨文研究的序幕。这些文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遗址,经考证属于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250-前1046年)的遗存。
甲骨文的发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不仅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了近千年,更为研究商朝社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约有5000字,其中约2000字已被释读。这些文字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农业、天文、气象等多个方面,堪称商朝社会的“百科全书”。
甲骨文的内容与功能
甲骨文的主要功能是记录占卜活动。商朝人信奉鬼神,凡事都要通过占卜来预测吉凶。甲骨文记录了占卜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占卜的时间、人物、事项以及神灵的启示。这些记录为我们了解商朝的政治决策、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提供了重要线索。
除了占卜记录,甲骨文中还保存了大量的行政管理信息。例如,有关于奴隶和平民的记录,涉及税收、徭役和贡纳;有关于军事活动的记载,包括战争、军队和刑罚;还有关于农业生产的资料,如耕作、渔猎和畜牧。这些内容反映了商朝国家管理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档案价值。
甲骨文的管理和保存
甲骨文的管理和保存工作始于其发现之初。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开始重金收购有字甲骨,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共得到1500片左右。然而,王懿荣尚未对这种文字进行深入研究,即在同年七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自杀殉国。
王懿荣对甲骨的收购,逐渐引起学者重视,古董商人则故意隐瞒甲骨出土地,以垄断货源,从中渔利。王懿荣好友刘鹗等派人到河南多方打探,皆以为甲骨来自河南汤阴。后来罗振玉经过多方查询,终于确定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洹河之滨的小屯村,这里与古文献记载的商朝后期的殷都所在地相吻合。
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当地民间对甲骨的私掘热潮,各地古董商人、藏家学者纷至沓来,大量收买。据统计,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已有数万片甲骨流散各地。
同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创办人傅斯年很快提出殷墟发掘计划。8月,在考古学家董作宾领导之下,第一次对殷墟进行了科学发掘,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前后共进行十五次发掘,获得有字甲骨24918片,尤其是其中民国二十五年的第十三次挖掘,于YH127坑获得极重要的巨量甲骨一万六千余版,震惊海内外学术界。
日军占领安阳期间,日本方面曾组织日本学者在当地发掘甲骨及其他文物,并将所得运往日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继续开展甲骨发掘工作,共获得5300多片。此外,河南辉县、偃师、洛阳、郑州二里岗及河北藁城等地的商代遗址也有有字甲骨出土。陕西岐山、山西洪洞、北京昌平等地还发现了周代的有字甲骨。
甲骨时代 | 甲骨占量 |
第1期(27代武丁时代) | 57% |
第2期(28代祖庚,29代祖甲兄弟时代) | 11% |
第3期(30代廪辛,31代康丁兄弟时代) | 12% |
第4期(32代武乙,33代文丁时代) | 8% |
第5期(34代帝乙,35代帝辛时代) | 10% |
(盘庚、小辛、小乙时期的甲骨较少,总共约占殷墟甲骨的2%。) |
收藏
陈梦家曾估计为10万片。甲骨发掘存世的有十五万四千片,其中中国大陆藏有十万多片,台湾藏有三万多片,香港藏有90片,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典等12个国家藏有大约两万七千多片。
随着科技的发展,甲骨文的保存方式也在不断创新。目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建立了甲骨文拓片数据库,收录了约四万余件甲骨文拓片。这些拓片按照内容主题进行分类,涵盖了22个方面的信息,包括奴隶、平民、贵族、官吏、军事、刑罚、战争、方域、贡纳、农业、渔猎、畜牧、手工、商业、天文、历法、气象、建筑、疾病、生育、鬼神崇拜、祭祀、吉凶梦幻、卜法、文字等。
此外,小學堂甲骨文資料庫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和資訊科學研究所共同開發,目前收錄甲骨文字頭2548個,字形24701個,為學術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甲骨文与现代档案的联系
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档案形式之一,对现代档案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展示了早期档案管理的基本特征:记录真实事件、分类保存、系统管理。这些特点在现代档案管理中仍然适用。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也推动了档案学的发展。它促使人们认识到档案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甲骨文的研究方法,如分类整理、内容分析和数字化保存,也为现代档案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望未来,甲骨文的研究将更加深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为甲骨文的释读和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同时,甲骨文的保护工作也将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确保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
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不仅是商朝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展示了早期档案管理的智慧,为现代档案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持续的研究和保护,甲骨文将继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