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附近的应急救援员有多牛?
你家附近的应急救援员有多牛?
“首都老兵”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门头沟分队,这支由31名队员组成的民间公益救援队,自2021年成立以来,已经在各类应急救援行动中累计服务4000余小时。他们不仅参与了15次山野搜救和水域救援,还完成了13次疫情防控保障任务,组织了11次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成为社区安全的重要守护力量。
在2021年河南洪灾中,这支队伍闻汛而动,队长李云龙第一时间带领队员奔赴卫辉市。在连续10天的救援行动中,他们成功转移受灾群众、医护人员和患者等1000余人次。队员们不惧危险,饿了啃面包,困了席地而眠,始终坚守在救援一线。
在日常工作中,应急救援人员需要掌握多项专业技能。根据《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应急救援人员需要具备一般智力、色觉正常、心理素质稳定,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的培训内容涵盖灾害学基础、应急管理体系、危机沟通与媒体应对等多个方面,实操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消防器材使用、搜救技巧等。
德阳市的一项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应急救援人员的急救知识评分平均为9.75分。特别是在急救电话、意外伤害急救等方面,正确率分别达到98.8%和62.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社区居民对他们的高度认可。
应急救援人员的工作环境往往充满危险。他们需要在坍塌建筑、有限空间、水域、山地、矿井、洞穴、隧道、高空等各种复杂环境中开展救援行动。面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缺氧、高温、高寒、潮湿、噪音、浓烟、粉尘等恶劣条件,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应急救援人员不仅是专业的救援者,还是社区安全的教育者。他们积极参与防灾减灾科普培训,组织逃生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正如“首都老兵”应急救援队所做的那样,他们不仅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更在平时致力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应急救援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生命至上,科学严谨”。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社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