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连:一座古城墙见证的英雄传奇
许昌连:一座古城墙见证的英雄传奇
许昌,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墙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1947年12月,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在这里打响,一支英雄的连队——许昌连,用他们的英勇和智慧,为这座古城写下了新的历史篇章。
古城墙的辉煌与没落
许昌古城墙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许昌县志》记载,唐代曲环卫陈许节度使兼许州刺史时,修筑土城,并导潩水注入护城河。明嘉靖年间,许昌护城河基本形成,城垣经过许州知州赵逊征民工休整,坚固整齐,城楼高大,宏伟壮观。到明万历年间,城墙改为砖墙,清道光年间又进行了一次整修,形成了下宽上窄的梯形结构,外层砌以大砖,内层以黄土夯实。
然而,这座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的古城墙,最终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1958年,许昌市人民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推平城墙的工作计划》,发动全市职工义务劳动,进行了挖湖和推平城墙工作。在没有机械工具的情况下,人们只能依靠人工扒、拆、推、拉,城墙四角的地基部分甚至发现了大量的石磙、杵臼等遗迹。这座承载了数百年风雨的古城墙,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英雄连队的传奇
1947年12月,解放许昌的战斗打响。华野三纵八师二十三团三营八连,这支诞生于1940年的英雄连队,接到了攻克许昌西城门的重任。八连连长李华和爆破手们迅速制定了详细的爆破方案,包括出发点、行进路线、爆破目标、炸药放置位置以及火力掩护等细节。
战斗开始后,爆破组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向前。仅仅8分钟内,他们就实施了4次精准爆破,成功在西城墙上炸开一个缺口。副班长王明杰带领吴之习、陈祖德和宋玉华三人迅速攀上城楼,建立起阵地。面对敌人的猛烈反扑,这四位勇士视死如归,顽强战斗,连续打退了敌人的4次反冲锋,坚守阵地寸步不让。
随着后续部队的支援,八连战士们全部突入城内。当敌人再次发起更大规模的反冲锋时,他们采取正面火力压制和侧翼迂回包抄的战术,一举歼灭百余名敌人。这场战斗的胜利,为全歼守敌、解放许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战后,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召开英模表彰大会,授予第八师第二十三团第三营第八连“许昌连”的荣誉称号,并颁发了“神速突击、顽强致胜”的锦旗。王明杰等四人被誉为“许昌西门楼上的四勇士”,他们的英勇事迹在军中广为传颂。
精神的传承
许昌连的战斗精神在新时代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从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勇善战,到抗美援朝时期的保家卫国,再到和平建设时期的海岛戍边,这支英雄连队始终保持着“神速突击、顽强致胜”的战斗作风。
2017年,许昌连转型为多兵种合成作战力量。面对新使命、新任务,全连官兵不等不靠,积极学习新装备,掌握新技能。在2020年的实兵对抗演练中,他们临危受命,通过侦察分队机降敌后破袭、工兵分队雷场爆破开辟通路等战术,成功扭转战场态势,出色完成任务。
从抗日游击队到现代化合成部队,从解放许昌到戍守海疆,许昌连的战斗精神在一代代官兵中薪火相传,成为激励他们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而那座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的许昌古城墙,也因为这段英雄的历史,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