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嘉定三屠:侯峒曾与黄淳耀的英雄事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嘉定三屠:侯峒曾与黄淳耀的英雄事迹

引用
中国广播网
7
来源
1.
http://www.cnr.cn/shanghai/qqlb/20220205/t20220205_525733979.shtml
2.
https://www.sohu.com/a/390620296_99917329
3.
https://m.hupu.com/bbs/60379540.html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8%89%E5%AE%9A%E4%B8%89%E5%B1%A0/614851
5.
http://sh.xinhuanet.com/20240421/ede85faefde54b23a86de3e17ae17e6f/c.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8%89%E5%AE%9A%E4%B8%89%E5%B1%A0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5/09/8250148_1136595488.shtml

1645年,清军铁骑踏破江南,剃发令如一道催命符,激起嘉定百姓的强烈反抗。在侯峒曾、黄淳耀等人的领导下,这座江南古城上演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抗清斗争。

侯峒曾,字豫瞻,南明弘光时期的重要官员,深受百姓爱戴。当清军攻城的消息传来,他临危受命,带领嘉定百姓筑起防线。然而,面对装备精良的清军,侯峒曾深知城池难保。城破之际,他选择了最壮烈的方式——投宣家池自尽,以身殉城,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民族气节。

黄淳耀,字蕴生,崇祯年间的进士,是嘉定的知名人士。他积极参与嘉定保卫战,城破后与弟弟黄渊耀在西林庵自缢,以死明志。他们的死,不仅是对清军的一个回击,更是对嘉定百姓不屈不挠的精神的最好证明。

1645年6月,清军将领李成栋率精锐部队攻破嘉定,开始了第一次大屠杀。城破之日,清军对城内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无论男女老少,无一幸免。侯峒曾、黄淳耀等人在城破后选择自杀,以示抗议。

七月初一,双方再次交战,由普通百姓组成的“乡军”虽人数众多,但缺乏纪律和组织,最终被李成栋的精锐部队击败。随后,嘉定经历了三次恐怖的大屠杀。

七月初三,李成栋联合太仓清兵攻城,经过猛烈炮轰,城内箭石耗尽。初四日大雨滂沱,守城军民渐渐支撑不住。清军趁机猛攻,东门被破,清军涌入城内。李成栋下令开始屠杀,小街小巷都被搜查,见到人就喊着要他们交出财物,交得不够就砍三刀,东西拿光了就杀人。许多平民惨遭杀害。三天后,从西门到葛隆镇,河中尽是尸体。

城破后,侯峒曾与其子侯演、侯洁在叶池殉节,黄淳耀与其弟黄渊耀在西林庵自缢。这是嘉定第一次大屠杀。

李成栋离开后,七月二十四日,朱瑛再次控制嘉定。李成栋闻讯派部将徐元吉镇压,城破后又对乡兵进行了残忍的屠杀,“数十里内,草木尽毁。时城中无主,积尸成丘……民间炊烟断绝。”其中外冈、葛隆二镇受灾最重。这是嘉定第二次大屠杀。

八月二十六日,原南明总兵吴之藩反清投明,他率余部反攻嘉定城。城内清军毫无防备,顿时大乱。城内百姓都跑到吴军那边,“踊跃听命”。但很快就被镇压了。结果嘉定又遭遇了大屠杀,城内外有两万多人被杀,这就是嘉定第三次大屠杀。

嘉定三屠的惨状,让当时的文人墨客都震惊了。朱子素在《嘉定乙酉纪事》里,用沉痛的笔调记录了屠杀的过程:“以予目击冤酷,不忍无记,事非灼见,不敢增饰一语,间涉风闻,亦必寻访故旧,众口相符,然后笔之于简。后有吊古之士,哭冤魂于凄风惨月之下者,庶几得以考信也夫。”

吴玉章的“陶庵留碧”碑,背后刻着他的七律诗:“长虹碧血气冲天,爱国英雄继千万,且喜纪元新世界,翻天覆地换人间。”

嘉定三屠是一段极其惨痛的历史记忆,它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时的不屈精神。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更应珍惜当下,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