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夺走孩子,父母如何走出阴霾?
恶性肿瘤夺走孩子,父母如何走出阴霾?
每年,全球约有40万名0-19岁儿童和青少年罹患癌症,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包括白血病、脑癌、淋巴瘤和实体瘤。在高收入国家,80%以上的癌症患儿可以得到治愈,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一比例却不到30%。
当一个孩子被恶性肿瘤夺走生命,对父母来说,这种打击是难以想象的。一位失去孩子的父亲曾写道:“失去孩子的痛,就像你把每天欣赏这个美丽世界的眼球突然无麻醉地摘去了,就像把你每天行动自如的肢体突然截去了。不,那比这一切的累加还要痛得多,它们实际上没有可比性。”
沉重的心理创伤
失去孩子后,父母会经历极其痛苦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可以分为情感、认知、行为和生理等多个层面:
情感反应:极度悲伤、绝望、内疚、愤怒、无助等情绪会如潮水般涌来,让父母感到仿佛被淹没。
认知反应: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困难等情况,甚至产生“这不可能发生”的否认心理。
行为反应:有些人会变得沉默寡言,回避与人接触;有些人则可能通过工作或其他活动来转移注意力。
生理反应:失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身体疼痛等症状也常常伴随而来。
这些反应在最初的几个月内最为强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父母能够逐渐适应这种巨大的丧失。然而,如果这些反应持续存在,且强度不减,就可能发展为病理性哀伤,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
寻求专业援助
面对这样的打击,父母需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心理援助方式:
个体心理咨询: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对话,父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学习应对哀伤的健康方式。
支持团体:加入由同样经历丧子之痛的父母组成的支持团体,可以提供相互理解、支持和安慰。在这些团体中,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倾听他人的故事,从而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家庭治疗:失去孩子不仅影响父母个人,也会影响整个家庭系统。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庭成员之间重新建立联系,共同面对哀伤。
艺术治疗:通过绘画、音乐、写作等艺术形式,父母可以找到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途径,这对于那些难以用言语表达情绪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有些父母选择通过再生养孩子来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然而,高龄生育会带来诸多挑战。一位56岁的失独再生父亲蔡先生说:“我们完全不敢想象一个家庭没有孩子如何过。”但高龄生育意味着更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这些父母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面对儿童癌症,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至关重要。这包括:
医疗支持:确保所有儿童都能获得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心理支持:为患儿及其家庭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帮助他们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
经济支持: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
社会关怀:建立一个理解、接纳和支持的社会环境,让这些家庭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正如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在诗中所写:“你能原谅我吗?我还活在世上,在这尘世之旅,你不能与我为伴。那么,你能否永居我的心间,为我祝福。”面对这样的哀伤,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这些父母最大的理解和关爱,帮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儿童癌症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应对的社会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些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哀伤的阴影,重新拥抱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