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余弦定理巧算三角形面积
高考数学:余弦定理巧算三角形面积
在高考数学中,余弦定理是解决三角形问题的重要工具,尤其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余弦定理巧算三角形面积,并通过具体例题展示其应用方法。
余弦定理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余弦定理的基本内容:
对于任意三角形ABC,设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则有:
- (a^2 = b^2 + c^2 - 2bc \cdot \cos A)
- (b^2 = a^2 + c^2 - 2ac \cdot \cos B)
- (c^2 = a^2 + b^2 - 2ab \cdot \cos C)
余弦定理不仅用于求解边长和角度,还可以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结合使用。我们知道,三角形面积S的计算公式为:
[S = \frac{1}{2}ab \cdot \sin C]
通过余弦定理,我们可以将面积公式转化为仅含边长的形式。具体推导如下:
由余弦定理得:
[c^2 = a^2 + b^2 - 2ab \cdot \cos C]
移项得:
[2ab \cdot \cos C = a^2 + b^2 - c^2]
两边同时除以2ab得:
[\cos C = \frac{a^2 + b^2 - c^2}{2ab}]
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sin^2 C + \cos^2 C = 1),可以求出 (\sin C):
[\sin C = \sqrt{1 - \cos^2 C} = \sqrt{1 - \left(\frac{a^2 + b^2 - c^2}{2ab}\right)^2}]
将 (\sin C) 代入面积公式中,得到:
[S = \frac{1}{2}ab \cdot \sqrt{1 - \left(\frac{a^2 + b^2 - c^2}{2ab}\right)^2}]
这个公式表明,只要知道三角形的三边长,就可以直接计算出其面积,无需知道具体的角度。
例题解析
例题1:已知三边求面积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5,b=6,c=7,求其面积。
解:直接应用上述推导出的面积公式:
[S = \frac{1}{2}ab \cdot \sqrt{1 - \left(\frac{a^2 + b^2 - c^2}{2ab}\right)^2}]
代入已知数值:
[S = \frac{1}{2} \cdot 5 \cdot 6 \cdot \sqrt{1 - \left(\frac{5^2 + 6^2 - 7^2}{2 \cdot 5 \cdot 6}\right)^2}]
[S = 15 \cdot \sqrt{1 - \left(\frac{25 + 36 - 49}{60}\right)^2}]
[S = 15 \cdot \sqrt{1 - \left(\frac{12}{60}\right)^2}]
[S = 15 \cdot \sqrt{1 - \frac{1}{25}}]
[S = 15 \cdot \sqrt{\frac{24}{25}}]
[S = 15 \cdot \frac{2\sqrt{6}}{5}]
[S = 6\sqrt{6}]
因此,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6\sqrt{6})。
例题2:已知两边及夹角求面积
已知三角形ABC中,AB=4,AC=5,∠BAC=60°,求其面积。
解:直接应用面积公式:
[S = \frac{1}{2}ab \cdot \sin C]
代入已知数值:
[S = \frac{1}{2} \cdot 4 \cdot 5 \cdot \sin 60°]
[S = 10 \cdot \frac{\sqrt{3}}{2}]
[S = 5\sqrt{3}]
因此,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5\sqrt{3})。
例题3: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2,BC=6,CD=DA=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连接对角线BD,将四边形分为两个三角形ABD和CDB。
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知,∠A+∠C=180°,因此sinA=sinC。
四边形ABCD的面积S可以表示为:
[S = S_{△ABD} + S_{△CDB} = \frac{1}{2}AD \cdot AB \cdot \sin A + \frac{1}{2}BC \cdot CD \cdot \sin C]
由于sinA=sinC,上式可简化为:
[S = \frac{1}{2}(AB \cdot AD + BC \cdot CD) \cdot \sin A = \frac{1}{2}(2 \cdot 4 + 6 \cdot 4) \cdot \sin A = 16 \sin A]
接下来,我们需要求出∠A的值。利用余弦定理,在△ABD和△CDB中分别表示BD的长度:
在△ABD中:
[BD^2 = AB^2 + AD^2 - 2 \cdot AB \cdot AD \cdot \cos A = 2^2 + 4^2 - 2 \cdot 2 \cdot 4 \cdot \cos A = 20 - 16 \cos A]
在△CDB中:
[BD^2 = CB^2 + CD^2 - 2 \cdot CB \cdot CD \cdot \cos C = 6^2 + 4^2 - 2 \cdot 6 \cdot 4 \cdot \cos C = 52 - 48 \cos C]
由于cosC=-cosA(因为∠A+∠C=180°),所以:
[20 - 16 \cos A = 52 - 48(-\cos A)]
[20 - 16 \cos A = 52 + 48 \cos A]
[64 \cos A = -32]
[\cos A = -\frac{1}{2}]
因此,∠A=120°,代入面积公式:
[S = 16 \sin 120° = 16 \cdot \frac{\sqrt{3}}{2} = 8\sqrt{3}]
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8\sqrt{3})。
解题技巧总结
- 当已知三边长时,可以直接使用推导出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 当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时,优先使用 (S = \frac{1}{2}ab \cdot \sin C) 进行计算。
- 在处理复杂图形(如四边形)时,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三角形,分别计算后再求和。
- 注意角度和边长的对应关系,确保正确应用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
-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如 (\sin^2 C + \cos^2 C = 1),这在求解过程中非常有用。
通过以上例题和技巧总结,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如何利用余弦定理巧算三角形面积。在高考数学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不仅能帮助你快速准确地解题,还能提升你的数学思维能力。祝你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