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为啥要删除 3 岁前的记忆?真有不能看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脑为啥要删除 3 岁前的记忆?真有不能看的……
引用
1
来源
1.
http://tt.sina.cn/article_2309405040432500572285.html?cre=tianyi&mod=wpage&loc=1&r=0&rfunc=64&tj=cxvideo_wpage&tr=381&wm=6090
科学上有个说法叫童年失忆症(childhood amnesia),指人类无法记得 2~3 岁前的事。
估计有不少点进来的大朋友,别说 2 岁、3 岁,甚至 4 、5、6 岁发生过啥,都不太记得。
别为失去的记忆而忧伤,因为那些画面并不太美好……
不受控制地拉屎撒尿,还搞自己一身
被巨人一样的爸妈支配,无力反抗只会无能狂嚎
拖着鼻涕到处跑,爬两步就摔个屁股墩
在各种不堪回首中,可能还夹杂着一些不能言说的……嗯……
反正就是一堆现在想起来会原地尬死,或者原地吓死的事情。
但好好的脑子,怎么知道该不该删?它为什么就启动了「一键清除」程序呢?
遗忘过去
或许是大脑为你好
记忆能力,是大脑重要的功能之一,人类至今也没完全研究明白。
幼儿时期那些没记住的经历,可能有很多原因和机制,例如:
- 婴儿没有「自我意识」,也就记不住「我」发生了什么;
- 没有掌握语言,也无法理解意义和时间,单纯的「看见」很难被记住;
- 每天的吃喝拉撒玩过于平淡,没有记住的必要;
前额叶等脑区没有成熟,真的记不住也想不起来;
……
无论是哪一种机制,背后或多或少都与一个关键词有关:遗忘。
遗忘,其实是大脑的厉害之处。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高配置的硬盘,还没出生就已经拥有了极强大的性能。如果以神经元个数来算,14 周时,大脑就达到了人生巅峰。
那时候的你,长这样:
但记忆靠的不是神经元细胞数量,而是神经元之间的链接。
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全世界都是新鲜而未知的,眼睛接收到光,耳朵听到声音,皮肤感受到抚摸……所有的感觉都转化成神经电信号,大脑每时每刻都在记录这些新奇的信息,产生上百万个突触链接。
从婴儿到两三岁的孩子,整天东摸摸,西爬爬,大脑疯狂输入信息,形成了丰富而纷乱的神经网络。
36 周的胎儿、新生儿、3 个月、6 个月、2 岁时,大脑的神经突触网络
研究发现,3 个月的婴儿就能记住一个视觉刺激(例如人脸)长达 24 小时,半岁以后就能记事儿了。
3 岁儿童的大脑皮层约有 10^15 个突触(1 千万亿)。而一个成年人大概只有 10^14~5 x 10^14 个(100 到 500 万亿)。
说明大脑并不是没有记忆机制,而是主动把这些记忆清除了。
冗杂信息太多,电脑会卡顿,脑子也一样。
突触越多并不代表记忆力更好、脑子更聪明,反而因为太乱,调取和记录信息变得低效,信息之间互相争夺感官资源,注意力难以集中。
于是一场刻在基因中的,驱动大脑「降本增效」的突触修剪开始了。
这个过程很像磁盘整理 + 垃圾清理 + 智能迭代升级。大脑留下主要的神经网络,删除大多数杂乱低频的链接,以支持未来的发展。这个过程被称为「突触修剪」。
2 岁、4 岁、6 岁儿童的神经突触网络,很明显,随着年龄增大,变得「清晰简单」很多
或许儿时的你,觉得幼儿园初恋是珍贵的记忆,但基因里的祖传密码却告诉大脑,这些垃圾记忆如果不删,这脑子以后就不好使了。
大脑变得越来越高效节能,儿时的记忆也随着成长逐渐消散,剩下一些画面和情感碎片。
有些事情
其实从未被忘记
虽然长大的你我,早已想不起幼儿时期的种种经历,但那些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接受的照顾,其实早已深深融入了身体,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外界各种信号传递到大脑,刺激对应脑区的发育。
家人的笑脸,逗弄的玩具,轻声的呼唤……丰富的刺激对于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它们帮身体训练出了视觉、听觉、运动、语言、空间感知等优秀的系统,让成年的我们,哪怕一个人在外漂泊,也能独立生存,照顾好自己。
不断重复的小事,影响着我们的习惯、偏好。
走路、穿衣、用筷子、上厕所……很多事情是怎么学会的早就忘了,但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这些曾经很难的事通过程序性记忆(内隐记忆)被保留,无意识中身体自动就会行动起来。
最初的乳汁,添加的辅食,婴幼儿时期的味觉、嗅觉偏好会一直持续,传承了家族的饮食选择,深深记住了「家」的味道。
更重要的是,和亲人的互动,构建了我们对于「爱」的感受。
肚子一饿,嘴里就能吮吸到温热乳汁;难受哼唧,伸来一双手轻轻抚摸;屁股湿湿臭臭,有人及时擦洗清爽;睡醒发呆,总有熟悉的笑脸和听不懂的话语……
虽然 3 岁前吃喝拉撒这些糟心事现在啥都不记得了,但就是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中,我们与家人开启了人生最初的互动。
如果需求迟迟得不到回应,或总被否认,我们对这个世界,对别人,可能会带有更多的不信任和警惕,会更独立、依赖自我。
如果在互动中获得了更多安全感和自信,我们会更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探索这个世界。
具体的细节可能早已彻底遗忘,但在被照料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关注和回应,让我们记住了被拒绝的痛苦,被呵护的甜蜜。
也让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世界,与爱人,与自己相处。
遗忘,是成长必然的代价。
童年很遥远,记忆很模糊,那段时光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真的被大脑彻底删除,永远找不回来了。
但在我们的大脑深处,仍深深印刻着那个孩子的影子。
热门推荐
规范事故死亡人数统计与公布,提高透明度与公信力
超高效太阳能电池:2024 年十大突破性技术
新手指南:养犬必备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大屏可视化动效设计: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指南
探索!老年人白细胞低的背后原因
老年人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桥墩坐标计算方法详解
【武器攻略】AKS-74U改装方案详解:性价比之选
前苏联AK74U系列短突击步枪
乱用眼药水的危害 眼药水天天用祸患多
铁血丹心:黄继光英雄事迹与爱国情怀赏析
硫化氢检测仪操作指南详解
硫化氢检测仪操作指南详解
LPL震惊败局:滔搏战队遭韩国零封,荣耀何在?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多少
心学问教育咨询,自我接纳的力量:青春期的自我认同与自我接纳
在线污泥浓度检测仪器的监测应用
污泥絮凝剂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提高效率
专家详解:如何科学恢复肾气和肾精
如果量子力学是对的,我们的人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Excel表中重复人名怎么删除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原理、类型、组成和应用
过敏、起痘、蚊虫叮咬均可涂?红霉素软膏并非“万能药膏”!
频繁腹泻时,应该选择胃镜还是肠镜检查?
《山海传奇》第二季:山海有约 踏上一步千年的神话之旅
AI闭环自动化工作流程提升材料认证效率至25.9%!
室温在不同药典中的规定
这些免费开源字体你知道吗?(附说明链接及字体展示)
我花300块组装的电脑,成功跑通了本地大模型
锄禾日当午是中午去锄地,还是从早晨一直锄到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