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实证研究 | 一年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是匀速的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实证研究 | 一年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是匀速的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8/22/924893_1134424675.shtml

近几年,由于高考试卷及答案官方不立即公布,也就减弱了我考后马上做高考题的欲望,网上对高考题的研究热度却依然很高,这也就出现了不同版本的试题解析,例如下面这道2024年山东卷地理题目,网上就有不同的解析,但很少有通过实证数据及可视化进行分析的,下面就试着从数据分析及定量研究的角度来论证。

(2024·山东卷)小明暑假乘船到F岛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 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 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 8 月 21 日 00:04。当地时间下午, 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图 2 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 6-7 题。

6.F岛的位置可能是( )
A.12°N,61°W B.12°N,121°W
C.20°N,61°W D.20°N,121°W

7.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 )
A.甲岛 B.乙岛 C.丙岛 D.丁岛

这道题目在计算该地经度时,根据题目中提到“ 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 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 8 月 21 日 00:04',可知,正值该地正午(即地方时12:00),并且太阳高度角为90°,也就是说该地正处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通过时间差与经度差之间的换算关系,可推算该地经度为61°W,这个没有什么疑问,关于直射点纬度,很多解析是根据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平均移动速度来计算的,认为太阳直射点每一月移动纬度大约8°,8月21日,距直射赤道时间(9月23日前后)相差一个月,直射点纬度就相差8°,所以太阳直射点纬度就是8°N,与题目中12°N接近,就选择A选项了,并没有进一步解释这种差异的原因,这种分析会误导学生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速度是均匀的。实际是否这样呢?下表是二十四节气太阳直射点纬度情况:

节气
日期
直射点纬度
立春
2月4日
16°33′S
雨水
2月19日
11°28′S
惊蛰
3月6日
5°57′S
春分
3月21日
清明
4月5日
5°57′N
谷雨
4月20日
11°28′N
立夏
5月6日
16°33′N
小满
5月21日
21°38′N
芒种
6月6日
23°27′N
夏至
6月22日
23°27′N
小暑
7月7日
21°38′N
大暑
7月23日
16°33′N
立秋
8月8日
11°28′N
处暑
8月23日
5°57′N
白露
9月8日
秋分
9月23日
寒露
10月8日
5°57′S
霜降
10月23日
11°28′S
立冬
11月7日
16°33′S
小雪
11月22日
21°38′S
大雪
12月7日
23°27′S
冬至
12月22日
23°27′S
小寒
1月6日
21°38′S
大寒
1月20日
16°33′S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春分前一个月左右(即雨水—春分)或者春分后一月左右(即春分—谷雨)太阳直射点移动了11°28′,而在二至日(冬至和夏至)前一个月及之后一个月,太阳直射点移动了3°17′,同样时间内(一个月)移动的速度之差可达8°11′,可见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速度是不均匀的,差异是比较显著的,在直射赤道附近(春分和秋分)移动的纬度变化较大,在二至日(冬至和夏至)附近移动的纬度变化最小。为了更直观看出移动变化,可做如下图示,从图像上看,是近似按照正弦曲线变化的,曲线上某点的斜率绝对值大小反映了移动速度的大小。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会简化成下图:

这种示意图会给学生形成一种误导,由于折线上斜率的绝对值大小相等,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间移动的速度就成了均匀变化的了。

回到上题,我们如果按照平均计算,是接近8°N,要明确为什么高考题目中的纬度值要略高于8°N,是因为从6月22日至8月21日(近2个月),如果按照每月平均移动8个纬度,那么移动了16个纬度,而实际在夏至日后先是移动缓慢后又逐渐变快,导致实际移动的纬度并没有达到16个纬度,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要比平均计算值偏高。8月21日临近处暑节气,通过上表查询太阳直射点纬度11°28′,也印证了这一点。所以高考题目中正确选项中的数据,是对我们以前错误认知的一种纠偏。

关于小明下午去的岛屿最可能的问题,可以通过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来说明,例如可以利用三点法(日出、正午、日落)画出如下示意图:

下午太阳处在西北,影子朝向东南,所以小明从F岛乘船驶向了东南方向,即驶向丙岛,这样解释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该地影子朝向及影长的变化情况,还是很难理解,这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例如通过sketchup软件,模拟该地该日太阳视运动及旗杆影子变化情况。如下图,可以看出该地日出方位为东北,正午太阳位于旗杆正顶,下午太阳位于西北方向,日落位于西北。

所以影子这一天的变化是:影子上午朝向西南,并逐渐缩短,到正午时缩短为了一个点,下午影子朝向东南,影长逐渐变长。注意,正午后,影子方向发生了突变,这与我们长时期生活在北温带的人来说,看到的影子变化情况截然不同。例如以北京为例,同样是8月21日,影子的移动方位从西南—正北—西北,方向的变化看起来具有连续性。如下图所示:

再看下面这道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说出你的答案。

2023年1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始建设,2024年2月7日开站。秦岭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据此完成下题。

为期两个月的建站过程中,秦岭站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接近
A.4° B.8.5° C.12.5° D.23.5°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