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东方之神青龙的传说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含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东方之神青龙的传说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含义?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210/664489.html

青龙,作为东方之神,其传说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上古星宿崇拜到道教四象,从五行学说到民间传说,青龙的形象和象征意义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青龙的传说及其文化内涵。

青龙的起源与象征

青龙源于上古星宿崇拜,是道教东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从先秦时代开始,青龙就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神兽。到了汉代,随着五行学说的兴起,青龙的象征含义又增加了甲乙与春季的元素。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形状酷似龙形。从字义上可以看出,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房是膀,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

青龙与五行学说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青龙的故事开始流传。五行家们按照阴阳五行理论,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了五种颜色,并为每种颜色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四方神灵各有特色: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值得注意的是,在《山海经》中,龙都是用作骑乘的,而蛇则被握或操或绕颈,显示出两者地位的不同。

朱雀、玄武(黑色的龟蛇)、青龙、白虎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在道教兴起后,这些四灵也被冠上了人名,便于人类称呼:青龙叫“孟章”,白虎叫“监兵”,朱雀称“陵光”,玄武为“执明”。

青龙的文化影响

在古代中国,青龙被视为神物,是至高无上的象征,也是皇帝的象征。青龙属木,因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青龙的形象在历史上也有所演变,头有角的为公龙;双角的称为龙,单角的称蛟;无角的为螭。古时玉佩常有大小双龙,仍称母子螭。

青龙的传说与九子

民间传说中,青龙有“龙性淫”的说法,与牛交时生麒麟,与猪交时生象。更有“龙生九子,都不像龙”的说法:

  • 大儿叫囚牛,平身喜爱音乐,常立在琴头上。
  • 二儿是睚眦,平身爱杀,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
  • 三儿是嘲风,善于瞭望,多安在殿角上,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
  • 四儿是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
  • 五儿是狻猊,形似狮子,好安静、又爱烟火,往往被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
  • 六儿是赑屃,形似龟,相传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
  • 七儿是狴犴,样子像虎,主持正义,能明是非,被安在狱门上下、门大堂两侧。
  • 八儿是负屃,喜爱文学,多安在石碑的两侧。
  • 幺子是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相传能够灭火,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之用。

青龙作为东方之神,其传说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从星宿崇拜到五行学说,从道教四象到民间传说,青龙的形象和象征意义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