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业遇上旅游,解锁跨界融合“新风景”
当工业遇上旅游,解锁跨界融合“新风景”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从上海的印刷园区到成都的电子管厂,从湖北的茶厂到福建的核电站,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工业旅游的发展路径,让工业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观者在山西经纬Go Home艺术中心游览,该艺术中心由纺织机械厂部分闲置厂区改建而来。新华社发
年轻人在辽宁省沈阳市的红梅文创园游览。新华社发
观众在重庆工业博物馆参观1979年重庆汽车制造总厂生产的“山城牌”汽车。新华社发
游客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钢铁体验馆内参观游览。新华社发
上海:印刷园区变身“时空摆渡人”
上海印刷集团印刷工业旅游基地运营负责人徐晓俊是一位历史系毕业生成长起来的工业旅游工作者。他见证了青浦印刷园区从传统工业区到工业旅游基地的转变。园区通过开辟参观步道、重新设计印刷博物馆、复刻“華豐”铸字工坊等方式,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接触印刷工艺,体验非遗“铅活字拓印”。如今,园区每月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学生研学团占七成。
成都:工业遗址变身时尚地标
四川省成都市东郊记忆园区项目运营负责人熊锐带领团队,将1958年建成投产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打造成文化创意园区。通过“修旧如旧,旧房新用”的理念,结合青年文化内容和时尚产业,园区成功转型为成都的时尚地标。非遗皮影数字艺术光影秀、火车头非遗市集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湖北:茶厂遗址焕发新生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柳庆阳见证了五峰精制茶厂从废弃厂区到非遗传承展示馆的转变。通过万里茶道申遗工作的推进,茶厂得到了全面维护和活化利用。如今,园区内设有土家民俗馆、宜红茶工业遗产展示馆和楚香非遗研学课程馆等,成为集文化体验、培训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工业景观公园。
福建:核电基地开放透明
中国广核集团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文化宣传主管郎佳介绍了核电工业旅游的发展。通过发展工业旅游,构建起多维度的公众对话平台,让公众能够实地探秘核电站核心区域,了解核能发电原理与安全保障体系。2024年8月,全国首个核电工业旅游的预约系统正式上线,中广核集团九大基地都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参观预约。
工业旅游不仅让工业遗产焕发新生,也为当地社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正如一位游客所说:“这些机器还是那些机器,但当它们向公众敞开时,文化就有了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