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他的光影记录,遇见「彭州之美」
跟随他的光影记录,遇见「彭州之美」
彭州,这座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摄影师墨山用镜头记录下彭州的点点滴滴,从自然山水到城市变迁,从人文景观到生活细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的彭州。
山水长卷:自然造化的诗意解码
在墨山的镜头宇宙里,彭州是一部打开的地质史诗。他总在破晓前潜入葛仙山秘境,用延时摄影记录喀斯特地貌与晨雾的缠绵共舞;盛夏时节驻守蟠龙谷,捕捉飞瀑激流在慢门下化作丝绸的瞬间幻化。
无人机升空时,寻常视角难以企及的震撼铺展开来——湔江河谷如翡翠项链蜿蜒于龙门山脉褶皱之间,莲花湖水库化作镶嵌在云海中的蓝宝石,葛仙山镇的油菜花海在航拍视角下演绎着金色几何学的盛宴。
这位光影捕手深谙“决定性瞬间”的哲学。为拍摄涌华寺日出的奇观,他曾在海拔上千米的观景台苦守数天;为定格白鹿音乐旅游景区的银杏与初雪相遇的刹那,零下五度的空气里相机始终保持着工作温度。在墨山的镜头中,晨昏线掠过彭州地平线的瞬息变幻被分解成256个色阶,让人恍见北宋山水画的当代转译。
城脉新生:古今交融的空间叙事
“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墨山端着相机穿行在城市更新现场,将推土机的轨迹与夯土墙的年轮并置构图。龙兴寺宝塔的唐代风骨与百里一·龙兴集时尚街区的玻璃幕墙在他的广角镜头里形成超现实对话,牡丹新城的建筑生长轨迹被他用间隔摄影浓缩成一支未来狂想曲。当夜幕降临,汇通湖的灯光水秀在滤镜下幻化成流动的星云,与传统街巷的灯笼暖光构成双重曝光的美学碰撞。
他的摄影主题颇具人类学价值:海窝子古镇剃头匠铜盆里的涟漪,行政中心广场上跳广场舞的都市新移民,牡丹大道绿道上捧着咖啡疾走的年轻人。这些切片经其镜头赋形,拼贴出彭派之城从“宜居”到“乐居”的进化图谱。
人间烟火:时代现场的视觉档案
墨山的纪实摄影始终保持着新闻人的敏锐与温度。他记录着那些美好的街道、人物和笑脸,记录着彭州人幸福的微妙瞬间。他谈到:“老百姓幸福生活的表层之下,实际上蕴含着这座城市丰茂的历史和不断奋斗的精神。”
他的短视频创作更具当代性表达,城乡之美、人文之美、温暖之美、生活之美、创造之美、时尚之美、运动之美蕴藏其中,无不展示着彭州“全面打造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丰硕成果。这些作品在视频号、抖音等平台累计获赞超百万,让#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话题持续火热。
文脉密码:在地美学的影像转译
彭州这座文脉悠远、山水流转的城市,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着自己“饱满的情绪价值”。
当白鹿镇响起白鹿·中法古典音乐艺术季的首个音符,当丹景山牡丹含苞待放,当宝山茶园开出嫩芽,当军屯锅魁制作过程被解构成行为艺术,当桂花土陶传承人手上的老茧特写,与旋转中的陶坯形成微距美学奇观,当稻农的收割动作呈现出现代舞般的仪式美感。墨山脑海中关于这座城市的壮阔与文化底蕴,在瞬息间,构成了不一样的彭州。
他用镜头诉说:“彭州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一句话可以概括一个城市的特点,但绝对概括不了一座城市的全部。摄影不止是记录生活更是感悟生活。”
从胶片时代的暗房守夜人
到数字时代的云端创作者
墨山始终践行着他的影像哲学
所谓城市魅力
正是无数个墨山这样的光影诗人
用永不降温的热爱
在时空经纬间编织的立体诗篇
让我们一起
以“美”之名
致敬每一片风景
引领你来到彭州
发现彭州
爱上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