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经汾河老疙瘩杨兆江随笔:一个水字怎了得,它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层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经汾河老疙瘩杨兆江随笔:一个水字怎了得,它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层智慧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63221859_120907649/?pvid=000115_3w_a

水,这个看似简单的汉字,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智慧。从甲骨文到篆书的演变,从自然规律到人文思想的渗透,水不仅滋养了生命,更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从事水利工作已经几十年,从青春年少到如今步入老龄,始终与水打交道。对于水,常常感慨:“一个水字怎了得。”水不仅仅是一种可供饮用的资源,从字形到哲学,从自然到人文,这个看似简单的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层智慧。

甲骨文中的“水”字,宛如山涧飞瀑,生动地勾勒出水流的灵动与奔放。金文中的“水”字则逐渐规整,而篆书将其定型为一个独体字,仅用四笔就完成了从竖钩到捺的流动轨迹。这种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暗合道家“道法自然”的理念——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却始终遵循自然规律。

正如《说文解字》所言:“水,准也”,其静则平、动则变的特性,成为衡量万物的标准,也隐喻着一种哲学智慧。水的这种特性,不仅体现在自然规律中,更在文化的演变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基。雨水节气中,“天一生水”的宇宙观与“獭祭鱼”的生态智慧,揭示了水对生命萌发的滋养作用。在澳溪村,三股山泉汇聚,滋养了古民居、古堡,也催生了山泉水产业。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