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 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 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是特定节令,表示自然节律变化,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你知道是什么吗?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什么呢?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
汉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天下安定,经济恢复,文化繁荣,学术发展,百家争鸣。在这样的政治、经济、科研条件之下,二十四节气的研究才能得以进行,最终在淮南王刘安及门客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得以全部完成。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是:
北斗斗柄运行与二十四节气
《淮南子》中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北斗斗柄的运行方向。北斗斗柄的运行,同月亮、太阳、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地球的运行相结合,组成了一个科学的历法体系。《淮南子·天文训》中说:
两维之间,九十一度(也)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斗)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
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音比南吕。……
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维,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音比夹钟。……
加十五日指背阳之维,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音比夹钟。……
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维,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音比南吕。……
阳生于子,故十一月日冬至。
二十四节气,构成了一个天象、历法、气温、降雨、降雪、物候、农事、音律、干支等的综合体系,成为古代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从事农业生产、顺应自然规律、和谐“天人”关系的理论基础。
月亮运行与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同月亮的运行密切相关。月亮的运行是阴历。设置闰年,就是根据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而设立的。这样,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阴阳合历就制定出来了。《淮南子·天文训》中说:
月日行十三度七十六分度之二十六,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为月,而以十二月为岁。岁有余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故十九岁而七闰。
太阳运行与二十四节气
《淮南子·天文训》中运用太阳的运行规律,来划分二十四节气。主要有两种方法:
- 圭表测量。圭表,是中国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表”,是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于子午方向的尺子,可以用来定方向、测时间、求出周年常数、划分季节和制定历法。《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
日冬至,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
日夏至,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
- 利用太阳与二十八宿的关系。《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太阳正月处于二十八宿中的营室的位置,二月处在奎、娄的位置,……十一月处在牵牛的位置,十二月处在虚星的位置。比如:“营室”,正月中,雨水。“虚星”,十二月节,冬至。
二十八宿标示度数与二十四节气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二十八宿与天球赤道的夹角可以分为不同的度数:角宿十二度,亢宿九度,氐十五度,房五度,……七星、张宿、翼宿各十八度,轸星十七度。总共二十八宿3654度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与北斗斗柄、太阳运行度数相同。比如:立春,在“危十七度”(今测十六度)。立秋,“翼十八度”(今测十五度)。
十二律长度与二十四节气
《淮南子·天文训》中用十二律度数来表示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变化。《天文训》中说:黄钟处在十二地支子位,它的长度数是八十一分,主管十一月之气,下生林钟。……仲吕的管长六十,主管四月之气,这样十二律的相生便结束了。比如:“冬至”的时候,与十二律相配的为林钟,逐渐降为最低音;“夏至”的时候,与十二律配合的为黄钟,逐渐上升为最高音。
十二月令和二十四节气
《淮南子·时则训》中记载了十二个月与北斗斗柄、二十八宿、五方、二十四节气(其中涉及八个节气)、农事、政事、物候、气象、祭祀、军事、干支、音律、五行等的相互关系:
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其位东方。立春之日,……
孟夏之月,招摇指巳,昏翼中,旦婺女中。其位南方。立夏之日,……
孟秋之月,招摇指申,昏斗中,旦毕中。其位西方。立秋之日,……
孟冬之月,招摇指亥,昏危中,旦七星中。其位北方。立冬之日,……
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本文原文来自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