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复蛀牙?原来治疗蛀牙需要注意这些事情
什么是反复蛀牙?原来治疗蛀牙需要注意这些事情
反反复复的蛀牙问题困扰着很多人,明明已经治疗过,却还是会再次蛀牙。这究竟是为什么?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蛀牙的成因、发展阶段、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预防二次蛀牙,帮助您全面了解这一常见口腔问题。
从小时候起,父母就常常告诫我们不要吃太多糖,因为容易导致蛀牙。事实上,蛀牙的发生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糖分的摄入确实可能引发蛀牙,但并非唯一因素。蛀牙的形成主要与牙齿清洁、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多重因素相关。只要做好照护和保养,牙齿可以健康使用60年以上。
为什么天然牙齿会产生蛀牙?
蛀牙是牙齿表面逐渐被破坏的过程,通常与口腔中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牙菌斑的积累
牙菌斑是一层由细菌、食物残渣和唾液组成的粘稠物质,是导致蛀牙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及时清除,牙菌斑中的细菌产生的酸性物质会逐渐腐蚀牙齿的珐琅质,从而引发蛀牙。
饮食习惯
经常食用高糖食物、饮料或粘性零食,会增加口腔中酸性物质的产生,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表面。例如糖果、淀粉类零食、含糖和碳酸饮料等,都会增加蛀牙的风险。此外,番茄、柑橘类水果等酸性食物虽然健康,但其中的酸会削弱牙釉质的坚固性,食用后需注意口腔清洁。
唾液分泌不足
唾液有助于冲刷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并中和酸性环境。如果唾液分泌不足,口腔中的酸性环境会使得牙齿更容易受到腐蚀。饮水不足、慢性疾病或服用特定药物(如抗组织胺、抗抑郁药、降压药等)会影响唾液腺的正常分泌,导致口干舌燥;如果再加上未能及时妥善清洁牙齿,就很容易造成蛀牙。
天生的牙齿构造问题
臼齿和小臼齿表面有天然的凹陷,这些凹陷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且这些部位较难清洁,因此蛀牙风险更高。在一些特殊案例中,患者也可能因为牙齿排列不整齐,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加上未能妥善清洁而造成多颗牙齿蛀牙。
蛀牙会经过哪些阶段?怎么判断该不该看牙医
蛀牙的发展通常分为以下五个主要阶段:
琅瑯质脱矿阶段
在这个阶段,牙菌斑中的细菌与食物中的糖结合,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逐渐侵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导致矿物质流失,形成白斑,也就是俗称的珐琅质脱矿现象。珐琅质脱矿是蛀牙的初期阶段,由于症状不易发现,如果未能定期检查牙齿,通常会错失治疗良机。这个阶段如能及早处理通常都有挽回的可能。
琅瑯质蛀蚀阶段
珐琅质脱矿如果不及早处理,酸性物质会进一步侵蚀珐琅质,导致牙齿表面发黑、出现小孔洞。此时患者可能仍无明显疼痛感,但已经需要牙医的介入来防止进一步发展。
牙本质蛀蚀阶段
当蛀洞进一步扩大,酸性物质开始侵蚀更深层的牙本质,这时会开始出现明显的疼痛或敏感症状。由于牙本质比珐琅质更软、更无防护力,被侵蚀的速度远比珐琅质更快;一旦蛀牙进展到这个阶段,蛀牙情况会快速恶化。
牙髓炎阶段
蛀牙未得到治疗,细菌和酸性物质会进一步深入到牙髓,导致牙髓发炎。通常这个阶段会引发剧烈的疼痛、肿胀,有时疼痛感甚至无法单靠止痛药来抑制,需要通过根管治疗来治疗牙齿。
脓肿形成阶段
最严重的蛀牙阶段,感染可能扩散到牙龈和颌骨,形成脓肿。这不仅会引起剧烈疼痛,还可能需要拔牙或更深入的治疗措施。一旦蛀牙进展到此阶段,牙齿已彻底失去正常的咀嚼、咬合功能;如果预算许可,一般会建议安装假牙或植牙治疗。
一般来说,如果出现对冷热食物过度敏感、持续的牙齿疼痛,特别是在咀嚼时加剧,这可能是蛀牙、牙髓炎或其他牙齿问题的迹象,需要尽快看牙医。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牙齿检查,以预防潜在问题并保持口腔健康。
蛀牙该怎么治疗?会采取哪些步骤?
蛀牙的治疗取决于蛀牙的严重程度,以下是各阶段的详细治疗方法:
初期蛀牙
初期蛀牙通常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白斑,这是珐琅质开始脱矿的标志。此阶段可以通过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来逆转蛀牙进程。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使用修复珐琅质牙膏,牙膏内含有磷酸钙、氟化亚锡或类氟化物等成分,可以帮助珐琅质逆转化矿问题;另外由牙医进行高浓度氟化物涂覆处理,也有助于强化珐琅质,促进脱矿区域再矿化,从而防止蛀牙进一步发展。
中度蛀牙
当中度蛀牙发展到形成小孔洞时,需要进行填补治疗。填补过程中,牙医会清除受损的牙齿组织,并根据牙齿损坏的程度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填补材料,以恢复牙齿的形状和功能。
在填补材料的选择上,过去传统使用的银粉(汞齐合金),强度高、很适合用于后牙的大范围修补,但因为填补后颜色较不自然,时间一久容易造成金属染色问题,加上长期在人体内有释放汞离子的疑虑,目前牙医专科已很少使用。树酯则是目前补牙的大宗,属于健保给付的范围;常用於前牙和小範圍的修補,使用時需要使用光固化燈進行固化,以確保填補物牢固地附著在牙齒上。樹脂材料本身顏色接近自然牙,但耐久性及強度稍低,當蛀牙太大時就很難單靠樹脂處理。最後一種是陶瓷嵌體,也被稱為3D齒雕,是一種更完整的的牙齒填補方法,價格也比較高。陶瓷嵌體利用3D數位技術來製作填補材料,具有高度精確性和美觀性。陶瓷嵌體具有優異的耐久性和抗磨耗性,能夠長期維持修復效很,適合用於大範圍的修補,尤其是後牙的區域。不論選擇哪一種材料,牙醫師都會針對填補物進行修整和調整,使其與周圍牙齒的形狀和咬合面相匹配。
严重蛀牙
当蛀牙进一步扩展到牙髓,会引发牙髓炎或牙髓坏死。此时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抽神经治疗)是一种常见于治疗牙髓感染或损伤的方式。通常在根管治疗前,牙医会进行全面性的检查,拍攝X光片,以确定感染的范围和位置,並檢測是否有骨骼感染。為確保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牙醫會在治療部位施行局部麻醉,然後使用橡皮膜將患牙隔離開來,以防止口腔中的唾液接觸患牙。牙醫會在牙齒的冠部開一個小孔,以便進入牙髓腔和根管,清除感染或壞死的牙髓組織,並徹底清潔和消毒根管,最後牙醫會使用根管銼對根管進行擴大和成形,並且使用生物相容的填充材料(如牙膠)填充和密封根管,以防止再次感染。
严重缺损的牙齿
如果牙齿已经严重受损,无法修复,很可能需要拔牙。拔牙后,可以考虑使用牙桥、假牙或植牙来替代缺失的牙齿,恢复口腔的咬合功能和美观。
蛀牙治疗后,就万无一失了吗?
蛀牙治疗完成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治疗后的蛀牙如果不能维持良好的习惯,非常容易造成二次蛀牙。二次蛀牙是指在原有补牙处再次发生的蛀牙现象。常发生在牙齿填补物的边缘或填补物与天然牙齿的接合处。造成二次蛀牙的主要原因如下:
填补材料与牙齿边缘密合不良
当填补材料与牙齿的边缘未能完全密合时,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渗入,导致治疗过的蛀牙再次蛀牙。
口腔卫生习惯不佳
如果患者在补牙后未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线,细菌仍然会积聚在牙齿表面,导致二次蛀牙。
填补材料老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填补材料(如树脂或银粉)会逐渐老化、磨损或变形,这也可能导致边缘出现间隙,增加蛀牙的风险;选择陶瓷材料通常能维持更久的治疗效果。
填补物周围牙齿结构脆弱
如果填补物周围牙齿结构较脆弱,选择的填补材料抗压性也小,就容易在压力下裂开或损坏,导致二次蛀牙发生。
预防二次蛀牙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牙科检查,以及选择合适的填补材料和工艺,以确保填补物的长期密合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