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网络文学的内容价值如何放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网络文学的内容价值如何放大?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9A04I4500?media_id=&suid=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文学也面临着同质化、套路化等问题。如何放大网络文学的内容价值,推动其精品化和主流化发展,成为整个行业亟需探讨的问题。

网络文学同质化、套路化的根源

在网络文学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过度同质化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却不断有新现象和新特点出现,因此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话题。最关键的是,过度同质化在本质上影响了网络文学主流化、精品化的进程,使得网络文学这一具有创新特质的文学形式螺旋式上升的步伐变得拖沓而缓慢。

那么,网络文学为什么会出现过度同质化的现象?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的不断重演?对上述问题,网文界其实早有认知,并且深刻意识到网络文学若想长期繁荣发展,必须克服自身弱点,实行自我革命,但却又难以舍弃眼前利益,因而出现心口不一、裹足不前的现状。归纳起来,导致网络文学过度同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

其一是本质性的。网络文学的主要形态是类型文学,类型文学发端于东西方文化中共有的神话传说和民间叙事,其故事场景、人物设定、审美趣味等均承袭于古老的传统,如西方的吸血鬼故事、东方的狐仙故事等,叙事形态虽然经历千变万化,仍然保留了故事原型的精神内核。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之后,类型文学逐渐脱离神学范畴,向民众日常生活靠近,逐渐将类型文学定型为对固有阅读人群的叙事。类型文学并不存在原罪,但在其演进过程中伴随出现“同质化”和“套路化”在所难免,创新风潮与因循守旧、搬弄套路如影随形,并且花样翻新。拿玄幻小说举例,玄幻小说发展多年,如今有些作品仍跳不开“打怪升级”这个怪圈,乃至多部小说使用相同设定、相同的套路模式,变更的只是主角身份和时代背景设定。

其二是现象性的。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发展,原本是一种自然状态,市场却给这些类型贴上了商业标签,哪些是热卖品,哪些是大路货,哪些是滞销品。文学网站和部分作者的确因此暂时尝到了甜头,可见过度同质化实际是资本追逐下的产物。

然而网络文学市场的浮躁和趋利,不仅把类型固化了,而且形成了“跟风”的习气。《杜拉拉升职记》一火,几十种“升职记”立刻成燎原之势风靡网络,《赘婿》走红,数百种不同身份的“女婿”乌泱乌泱潮水般涌来,“宫斗文”“战神文”“校花文”无不如是。长此以往,同质化成为类型化的寄生形态,严重影响了网络文学持续发展。实际上依靠流行套路在商业上获得短暂成功,有可能引发作者落入不思进取的怪圈,从而阻断了个性化成长之路。过度同质化现象,还会进一步导致跟风者后继乏力,无法夯实创作基础,造成大量作品断更、烂尾,使网络文学显得暮气沉沉。

其三是技术性的。在网络传播介质不断更新、大众阅读趣味娱乐化的今天,网络文学受创作速度(日更)的制约,存在成为技术附庸的危机。人人取而用之的手法、受众耳熟能详的语言与结构,无法产生具有独特性的作品,更罔论风格的形成。中国网络文学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实践,对21世纪全球文学的变化、发展是具有探索价值的,但其不确定性的因素包含着有利与不利的变数。

其四是传播性的。确切地讲,是由互联网粗放型传播方式造成的。当前网络文学IP改编模式仍显粗放,如何通过创新模式来提升IP改编的精品率,是网络文学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其核心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网文IP本身因具有高度商业化特点,不免出现情节雷同,“撞梗”“融梗”等现象,而制作公司购买IP时,也多集中在言情、仙侠、宫斗、青春等几种题材,进而反向引导网文创作追逐IP热点。二是参照热门IP的洗稿现象也很严重,网络小说仿造者会根据流行的题材进行仿写,这种行为对网络文学原创构成了严重侵害,成为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的一个屏障。

内容创新是互联网文化产业链最核心的环节,其根本是作品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只有不断创新、提升品质,网络文学才能坐稳互联网文化产业链上游这把交椅。有鉴于此,从商业中来、到精神中去,乃是网络文学精品化和经典化的必由之路。

新人作家与新叙事:网络文学的迭代发展

如果说70、80后的青春充斥着江湖侠客梦,那么90、00后的青春大都逃不过网络文学。有人的言情启蒙来自红袖添香,有人拿着零花钱去起点中文网为心爱的小说投月票,有人的中二时期幻想学着小说主角修仙逆天……网络文学千千万,带给我们青春太多瑰丽的幻想。

读网文一时爽,写网文却会遇到不少挫折,毕竟网络文学仍是一个年轻行业。盗版网站猖獗、内容不易变现等困难时常是悬在网文作家头顶的一把利剑,往往只有鲜少的头部作家才能分得蛋糕。

说到对网文的印象,很多人还停留在草根逆袭、单线升级的古早时期。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前进,用户的变化,网文也在进行新一轮的迭代。从读者角度来看,读者群体涌入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网文的第一批读者也随着年龄增长思想产生改变。变强致富已不再是网文市场唯一叙事,田园生活成为都市“社畜”们青睐的选项。

从作家层面上说,新人新作的涌现不容忽视。根据阅文集团财报数据,2023年阅文平台上收入超100万的新书中,新人作家占比近三分之一,00后作家均订过万作品数同比增长230%。在近日阅文集团发布的2024年“白金大神”名单中,90后作家占比超过70%,30岁以下的作家占一半。可以说,新人与新文扛起了网文增长的半壁江山。

新人作家不仅为作家队伍增添新鲜血液,他们有别于上一代作家的写作个性、价值观念,以及融入创作的流行元素,与现在的读者产生更多情感共鸣。比如新晋90后白金作家狐尾的笔的作品《道诡异仙》,将克苏鲁流行题材与中国式古典仙侠结合,通过主角在路途上的见闻,刻画出了在诡异世界里的众生相,打造出一个独特奇异的世界观。

其次,推动网文变革的还有下游市场的带动。纵观十年前的网文,它们更注重游戏式的单线升级体验,也因此诞生了不少如《诛仙》《星辰变》《盘龙》等网文IP改编的热门网游,游戏主线、副本与小说剧情几乎别无二致。倘若把打怪升级的情节去掉,这部作品还剩什么?读者可能十年后依旧能熟背碧瑶为救小凡所念的《痴情咒》,但却不记得他们打过的怪,这些能记住的或许是现在读者更关注的内容。

随着影视业态逐渐丰富,网络小说不仅能改编成游戏,影视、漫改、短剧等改编形态也遍地开花,打怪升级的范式已经不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作家与读者都会更加关注人物的情感关系,故事的背后逻辑以及作品传递的价值观,这些都为网文变革带来助力。

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认为,网文分为几个层次,第三层次是简单的情感带动,第二层次是注重刻画角色与故事逻辑,第一层次则是关注整体读者情绪共鸣与价值输出。“十年前或是更早,我们聚焦在第三个层次,这几年开始聚焦在第二层次,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家作品开始向第一个层次迈进。他们会更注重内在的情感、故事的内涵,这些我觉得也是一个发展趋势。”

在杨晨看来,未来网文精品化趋势显著。字数长短不代表精品化与否,是否有稳定增长的订阅、追订,是否能带动IP开发,都是评价网文质量的标准。

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人类文明一切精华的基础上,创造代表这个时代发展水平同时也应该是当前人类发展最高水平的文明成果。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仅有创作、传播、阅读方式的创新远远不够,还应该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上有新的发展,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水平。

网络文学的主流化,不仅指其拥有广大的读者、受众,是应用最广泛的创作、传播、阅读方式,还要求其表达社会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努力成为代表这个时代的文学新样式。

网络文学的精品化,要求网络文学作家对前辈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秉持敬畏之心,更要有超越之心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网络文学的表现特点,创造网络文学的、同时也是新时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赓续文学的精神血脉,开辟文学新境界。

网络文学绝不能止步于以网络为载体创作、传播类型文学,而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叙事的独特优势,创造网络化背景下新的文学范式。目前,网络文学通常被认为是借助互联网传播的类型小说。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类型小说不是网络文学的全部,只是由于资本青睐其市场潜力,推动网络文学走上了类型化的发展道路。

互联网诞生之初,探索网络这种全新的传播方式为叙事带来的新变化和新可能,成为很多作家、理论家的新追求。真正的网络文学将打破线性叙事的束缚,作品不再是静态文本,而是流文本、超文本,具有充分的交互性,是可写的文本。目前主要网络文学网站都建立了随文点评、“本章说”等功能,读者可以随时发表评论、与作者互动,通过跟帖、讨论等方式,不断对作品进行再阐释和再创作,此时的网络文学作品实际成为不断延展的文本网络。网络文学的创新将使文学作品成为一个交互性的场域,是前所未有的文学新样式、文学新形态。

网络文学具有共享、即时、互动的特征,是适合国际传播的文化形式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网络文学以其瑰丽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强烈的代入感,不仅吸引了数以亿计的国内读者,也深受海外读者的喜爱,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张名片。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规模不断扩大,传播方式从爱好者自发翻译向实体书出版、线上传播和本土化传播发展,机制更加成熟。

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带动海外作者纷纷参与创作,他们的作品中很多人物设定、故事框架不仅借鉴中国网文,同时大量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生活元素,带动了中华文化的海外流行,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不仅将中国故事传播向世界,也将新的文学模式、文学生态带向世界,为世界文学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总之,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网络文学是其中的重要一极。网络文学的发展推动新的文学范式的形成,使文学史进入网络新媒体语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