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这些情况,惠民保不能报销
注意了!这些情况,惠民保不能报销
城市惠民保,你真的懂了吗?全国范围内,城市惠民保项目已经实施多年,口碑好坏参半。有人觉得它像个及时雨,有人却嫌弃它“毫无用处”。真相是什么?关键看你是否了解惠民保的报销规则。哪些情况下,惠民保不给报销呢?我今天给你总结,赶紧点赞收藏以后反复收看。
1、只看门诊没住院,报不了
你以为轻轻松松看个门诊,就能轻松报销?错了!简单的头疼脑热跑了一趟门诊,结果发现自费金额还达不到惠民保的免赔额,这钱怎么可能报得了呢?不过,对于日常小病,我们自己掏掏口袋,其实也不算什么大开销。所以惠民保给不给报也影响不大。
如果病情严重,需频繁门诊治疗。比如患有肾衰竭需要每周前往医院进行2至3次做肾透析。这种费用医保很可能不能全额报销,所以有人就想到用惠民保报销。如果产生医保目录以外的费用,如进口药和医疗器械等,要看你当地的惠民保是否有扩展医保目录外的特殊门诊保障。如果没有的,就无法报销了。
2、住院了但医疗费不高,不一定能报销
简单的住院能否报销取决于整体医疗费是否超过免赔额。没超过,肯定就报不了啦!但要注意的是,惠民保的免赔额是分项扣除的,每项保障责任都有各自独立的免赔额。
比如北京普惠健康保2024,它医保目录内个人自付部分的免赔额30404元,医保目录外个人自费部分的免赔额,非既往症人群是1.5万,既往症人群是2万。所以要记住不同情况下的免赔额情况,才知道是否能报销。
3、患重病,只能部分可报销
有的重大疾病需要用到特殊药物。但只有选用惠民保特药清单上的药物才可能报销。不在清单上的药物,无法通过惠民保报销。
4、去错医院,报不了
惠民保对可就诊的医院有所限制,一般要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但部分产品限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具体以合同为准。
5、应当由第三方负担的费用,报不了
这种情况很多,我举一些例子,比如发生车祸后对方全责。应由对方赔你医药费,比如工伤或生育发生的费用,应该找工伤或生育保险报销,比如在境外含港澳台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等等。这些都是第三方应该承担的,不要再找惠民保报销了。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交通事故等存在第三方责任人的情况,应由第三方责任人承担医疗费用,医保不能予以报销。
6、不按当地医保规定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报不了
常见的情况就是未经确认的异地就医、异地转诊。对于惠民保异地就医的事情,我会单独出一期视频专门讲。
7、触发免责条款的,报不了
惠民保虽然亲民,但也设有特定的免责条款。一方面,某些城市的惠民保产品会对意外医疗费用进行免责,发生意外不一定能报销。另一方面,非疾病治疗项目类都不能报,包括医美、体检、护肤洁牙,分娩妊娠等等。这些费用都不在保障范围内。对于孕期的准妈妈来说,单独购买孕险,保障才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