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小龙虾跟着寒潮突降武汉,以更高性价比开启江城“吃虾季”
鲜活小龙虾跟着寒潮突降武汉,以更高性价比开启江城“吃虾季”
随着寒潮天气的到来,武汉即将迎来小龙虾消费旺季。目前,首批新季小龙虾已陆续上市,虽然价格略高,但品质更优。同时,武汉各大虾馆也纷纷开启预售模式,为即将到来的小龙虾季做准备。
3月1日上午,记者在汉阳王家湾附近的集贸市场发现,新一季小龙虾已悄然上市。市场上的小龙虾摊位不多,不同规格的虾子价格在25元至36元/斤不等。摊主汪女士介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小龙虾除了少量来自湖北潜江、洪湖等地,更多是从广东、广西、福建以及江苏等地运来,因此价格相对较高。
在汉阳郭茨口玫瑰大街,聚集了20多家虾馆,多家虾馆近期已开张迎客。一家虾馆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客源不算多,但等到小龙虾季高峰期,一晚上可售出几十桌,每天平均消耗小龙虾近200斤。
随着全国各地的小龙虾养殖户开始将货源送到市场,终端的激烈竞争也带动了养殖户们开始陆续将能够打捞的小龙虾尽快安排出水售卖,争取最好的价钱。
在武汉中胤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一片片排列整齐的虾池宛如大地的调色盘,远远望去十分壮观。负责人童林介绍,目前社员们正加紧在小龙虾池塘栽种虾草。“这些虾草是小龙虾最爱的食材。栽种完成以后就往虾塘里注水,然后投放小龙虾苗。”
童林告诉记者,在过去,村里农户们的养虾技术不算成熟,这就使得养虾的收入不稳定,养殖热情不高。为此,他不断学习更多的养殖技术,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智能的养殖模式,让小龙虾的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养虾队伍。合作社发展到现在,整个养殖面积已经达到3000亩,年出产成品小龙虾近80万斤。
武汉市农业农村部门也介绍,近年来,该市持续大力推广“小龙虾+鳜鱼”生态轮养模式,在江夏、黄陂、蔡甸、新洲、东西湖、经开(汉南)及长江新区等新城区建立了小龙虾养殖基地,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超过30万亩。
小龙虾集中上市的季节即将到来,农户们应该怎样抓住行情最好的春天获得丰收?
武汉市水产推广指导中心、农学会专家告诉记者,武汉早春的气温比较低,马上还要迎来寒潮天气,这就需要农户们提早谋划,培育优良小龙虾苗品种,多措并举地筑牢小龙虾丰收根基。
专家介绍,早春时节,天气处于温暖与寒冷交织,调节池塘水质很重要,关键要做好控制青苔、池塘肥水、投喂优质开口饵料、种植水草、以及防治小龙虾冻伤病等工作。“防治小龙虾冻伤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位,避免结冰而使水位变低。”专家强调,农户们最好能够保持虾塘水质较好、环境肥沃、洁净以及稳定的PH值,以保证小龙虾的健康活性。
武汉市农教中心专家也表示,小龙虾抗低温需要进行定期地巡塘检查。早春的小龙虾活动量大大降低,但在晴朗天气时仍会进行觅食等活动,因此要定时定期检查小龙虾的活动情况,随时观察摄食量是否有较大的变化。另外,还要勤观察池塘的水质情况,及时注意预防小龙虾的病害发生。
据介绍,今年武汉市水产推广指导中心、武汉市农学会、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联合市农教中心将在武汉市的水产养殖基地开展多场次小龙虾绿色生态高产养殖技术培训班。“小龙虾高产新技术,就是一池生态循环利用,即上半年养殖小龙虾,下半年养殖鳜鱼,规避了小龙虾与鳜鱼养殖市场风险,这种生态养殖的产品能够提品质、增效益,已经在武汉市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