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配得感”一词火速出圈,它为何能戳中年轻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配得感”一词火速出圈,它为何能戳中年轻人?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2A061YH00

近日,某脱口秀演员在综艺节目中的一段分享,带火了“配得感”这个词,并引发不少年轻网友共鸣。所谓的“配得感”,表现为自己很怕被夸,每次被人夸的本能反应就是反驳对方;害怕过生日,觉得自己不就是被生了吗,不值得被这么祝福等。收到赞美和荣誉,为什么很多人会产生不配感?

脱口秀演员小鹿在节目中表示,每次讲脱口秀只要超过五句话没有“梗”,就觉得自己不配站在台上;朋友说,不配得感的底层逻辑是不够爱自己。于是,很多商家将“配得感”“爱自己”明码标价,促使人们买更多贵价产品,让这些概念成了财富密码,总是捆绑着严重溢价的东西,“你买的东西越不值得,就越觉得自己值得”。

对于这种现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肖震宇解释,“配得感”是指个人内心深处坚信自己应该或能够得到某些积极的事物,包括爱、成功、尊重等的感觉。这个概念与心理学传统术语中的自信、自尊有一定相似性。例如,领导发了一笔奖金,如果自认为没做什么工作,就会有“无功受禄”的低配得感;如果自认为在项目中做了大量工作,就会有“当仁不让”的高配得感。需注意,这里对工作量的衡量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主观感受。

“如果常常觉得配得感低,做心理测评问卷时就可能得出自尊、自信水平较低的结果。”肖震宇说,造成配得感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家庭成长环境中,父母多严厉、苛责,就像《红楼梦》中贾政经常训斥宝玉那样。第二,上学时曾遭受校园欺凌,包括老师的体罚、语言羞辱,同学的排挤、捉弄、欺负等。第三,在职场或恋爱中遭受精神控制(PUA),被“你不配……”等话术伤害过。这些原因会使当事人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扭曲,进行自我贬低,自认为一无是处、一事无成,甚至产生“有什么好事,都是别人赏赐”之感。

而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需求提升配得感。肖震宇建议:一是脱离糟糕的环境,比如学生考出省读大学,与复杂、不幸福的原生家庭保持距离;与精神控制自己的男女友分手等。二是发现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学习一门新技术或新课程等来实现。三是结交生活态度积极的朋友,以互相支持、肯定和鼓励,平时可一起参加读书会、跑步俱乐部等。四是少回顾过去,多享受现在、展望未来,平时可进行正念练习。五是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小项目做起,逐步积累完成一件事带来的成就感和“小确幸”。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