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层PCB板设计的19条关键注意事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层PCB板设计的19条关键注意事项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LOVE_520520520/article/details/131674033

在电子工程领域,PCB(印制电路板)设计是实现电路功能的关键环节。双层板作为最常见的PCB类型之一,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本文总结了双层PCB设计中的19条关键注意事项,涵盖了布局、走线、铺铜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工程师们优化设计流程,提升产品品质。

  1. 按照原理图上的布局和信号走向进行元器件在PCB板上的布局。
  2. 信号线宽一般为5-10mil,电源线宽一般为20-40mil。
  3. 防护器件周围禁止铺铜。(如:TVS)
  4. 电源过孔和线宽一般要大于信号过孔和线宽。地过孔和电源过孔一样且比信号过孔大。(如:信号过孔:0.3mm/0.5mm、电源过孔和地过孔:0.4mm/0.7mm),信号线中需要打过孔时,尽量打小的过孔,小的过孔尺寸所产生的电感保持在最小。
  5. 滤波电容一定要尽量放到单片机电源引脚附近,距离尽量近。
  6. 电源的输出尽量从电源滤波电容后面引出,电源的输入尽量先过滤波电容再连电源芯片。
  7. 两层板的整个板子的空白处尽量增加地过孔,以保证地的完整性,能够使电流最终的流向都流向地。


    顶层放大部分元器件,通过空白处的打地孔到底层铺地铜,保证地层的完整性。(底层铺铜地,连通性全面贯通)
  8. 打得过孔不能离元器件过近。
  9. 走线时尽量减少多曲折的走线,尽量走顺滑的直线。保证器件之间的可靠性连接。
  10. 对于双层板来说,顶层和底层直接铺地铜,所以对于大器件的的地焊盘可以不用走线。
  11. 铺铜时,焊盘和过孔与铜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般地过孔与铺铜是全连接,焊盘地与铺铜是十字连接,十字连接能够保证焊接时的可靠性,避免虚焊。可在AD中的设计---规则---Plane中进行设置。
    IsVia:所有过孔的连接都为全连接。优先级为1
    以下全为十字连接。优先级为2
  12. 如果两器件之间所放位置小于设计---规则---Electrial---Clearance里的设置的间距,可以在该规则下的Placement---Component Clearance,设置器件之间的间距。
  13. 铺铜时注意不同器件间的铺铜间距,SOIC引脚间无铺铜。
  14. 大电压铺铜间距确保0.5mm及以上,根据电压不同区分,电压越大间距越大。(比如:VIN为9V-30Vma)
  15. PCB完成后,注意再次检查连线是否可靠,走线细节是否可以优化。下图页面可进行对PCB进行焊盘、过孔、器件等的检查。
  16. 板边1mm区域禁止铺铜。
  17. PCB定稿前删除部分丝印,比如固定孔周边圆圈丝印。
  18. 板子四周安装孔的周围注意器件的放置距离,防止阻碍螺丝的安装。(例如:M3的安装孔,在其周围3.5mm范围内不能有器件的摆放。)
  19. fill,region,pour,这三个都是覆铜(铺铜),只是覆铜的方式不一样,具体如下:
    填充(Fill):形状只能是矩形;不同网络间也连在一起(不管网络);用于设计实心铜膜,作为大功率管的散热器。
    实心区域(Solid Region):可以是任意形状;不管网络;常用于制作任意形状的焊盘,利用铜膜走线,用于接插件、连接件等其他PCB封装的制作。
    灌铜(Polygon Pour):任意形状;自动避开不同网络;在AD中有时也叫polygon plane;灌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减小辐射干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