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补气固表 托毒生肌之“黄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药食同源】补气固表 托毒生肌之“黄芪”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whszyy.cn/article/HospitalNews/16862.html
黄芪,作为传统中药材,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黄芪更是被列入“药食同源”物质名单,成为餐桌上的养生佳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黄芪的功效、食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其性温、味甘,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等症状。补中益气宜用炙黄芪,其他方面则使用生黄芪。
《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芪“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
《本草汇言》记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名医别录》记载:黄芪“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药类法象》记载:黄芪“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如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
2023年11月9日,黄芪被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药食同源)。黄芪的服用方法多样,最简便的是泡茶,也可用于煮粥。
黄芪泡茶的常用配伍
黄芪15g、当归3g
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当归两味药组成,为经典的气血双补名方。重用黄芪,其用量5倍于当归,当归养心肝之血,黄芪补脾肺之气,益生血之源,两药配伍,双管齐下,增强气血生化之源。适用气血不足。
功效:补气健脾、补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黄芪10g、枸杞10g
功效:补中益气、滋阴补肾、养肝明目。黄芪10g、金银花5g
功效:清热解毒、补中益气。黄芪10g、丹参5g
功效:益气活血。可以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黄芪10g、红枣5颗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健脾养血。
黄芪山药粥
- 黄芪15g、山药15g、米150g、红枣3颗、生姜3片。
- 食材洗净,加水煮30分钟成粥,加入蜂蜜、桂花少许调味。
功效:益气固表、疏散风寒、健脾补肺。
黄芪的食用注意事项
- 黄芪性温、味甘,适合秋冬季节使用。
- 黄芪利水消肿。睡前不宜。
- 表实邪盛、湿阻气滞、食积停滞、阴虚阳亢、热毒炽盛、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者不宜。
- 感冒体有实热时不宜。
- 经期或孕期的女性不宜。
- 黄芪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副作用表现为便秘、头晕、腹胀等,严重慢性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本文原文来自武汉市中医院
热门推荐
《镖人》剧情预测:隋末权谋、身世之谜与文化冲突
《镖人》里的裴行俨:历史上的万人敌
吃鱼真的能缓解焦虑吗?
国家卫健委力荐:像乔布斯一样通过冥想缓解焦虑
同人创作中的“花吐症”:情感具象化的诗意表达
《镇魂》同人文病症设定大揭秘!
同人文新宠:花吐症 vs 飞鸟症
AI狼人杀实战:一场精彩的9人局对决
狼人杀法官新手指南:从零开始学会主持
磷霉素钠使用前需知:皮试必要性与副作用详解
辛弃疾与陶渊明:诗意乡村的不同意境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数列规律大揭秘!
西安交大二附院专家推荐:余姚夜班族健康饮食指南
夜班族如何改善睡眠质量?专家建议来了!
物流行业求职简历优化指南
简历优化攻略:让HR眼前一亮的技巧
四川大学车辆工程毕业简历优化指南
林正英《一眉道人》:茅山道士大战西洋僵尸
广式早茶:从清朝“一厘馆”到网红打卡地
顺德早茶:从传统走向未来
广州早茶:叹的是闲情,也是生活
君士坦丁大帝:星期日制度的奠基者
巴比伦文明揭秘:星期日命名的真相
右眼眼睑肿胀怎么办?可能原因及应对方法
眼睑水肿怎么办?5种有效治疗方法全解析
Spring框架如何优雅地处理循环依赖?
纯电和增程车谁更耐用?内行人:使用8年后,差距很明显
Spring框架如何破解循环依赖难题?
Spring Boot新版本如何解决循环依赖?
2025年十大新闻模拟榜:科技创新、经济转型与民生改善三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