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新进展:无创通气效果显著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8: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新进展:无创通气效果显著

慢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可主要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身体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出现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病因。因此,了解慢性呼吸衰竭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及早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是由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度肺结核等疾病进展,肺功能不断下降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表现为缺氧(PaO2低于60 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PaCO2>50 mmHg)。

慢性呼吸衰竭的分类

  • 慢性呼吸衰竭稳定期:早期虽有低氧血症或伴高碳酸血症,但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较轻,可通过代偿适应而能保持一定的活动能力。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H在正常范围(7.35-7.45)。

  • 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在慢性呼吸衰竭的基础上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气道痉挛或并发气胸等情况,导致病情急性加重,在短时间内出现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下降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升高。此类患者在急诊或ICU多见。

慢性呼吸衰竭有哪些典型症状?

  • 呼吸困难:病情较轻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费力,呼气时间延长,严重时可能会发展为呼吸又浅又快。

  • 神经症状:对于慢性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在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失眠、烦躁、躁动等神经兴奋的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神志淡漠、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的症状。

  • 循环系统表现: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还可能出现静脉充盈、皮肤发红、多汗、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和头痛等症状。

慢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 气道阻塞性病变:气管-支气管炎症、痉挛、肿瘤、异物等均可引起气道阻塞,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支气管扩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 肺组织病变:各种累及肺泡和/或肺间质的病变,如慢性肺炎、肺气肿、弥漫性肺纤维化、严重肺结核、矽肺等。

  • 肺血管疾病:慢性肺栓塞、肺血管炎。

  • 心脏疾病:各种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心脏瓣膜病、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等。

  • 胸廓与胸膜病变:胸外伤所致的连枷胸、严重的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大量胸腔积液、胸膜肥厚与粘连、严重的脊柱畸形等。

  • 中枢-神经肌肉疾病:肺泡低通气综合征等呼吸中枢障碍;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脑炎以及镇静催眠药物中毒导致的直接或间接呼吸中枢抑制;颈段或高位胸段脊髓损伤、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破伤风以及严重的钾代谢紊乱等。

慢性呼吸衰竭对机体的影响

慢性呼吸衰竭一般无法彻底治愈,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氧疗可以改善慢性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氧疗时间越长,患者存活时间越长。无创正压通气(NPPV)可以改善慢性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标准治疗联合长期NPPV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如果患者既存在低氧血症,又有二氧化碳潴留,NPPV联合氧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及病死率。

无创通气在慢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无创通气的作用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指通过鼻罩、口鼻面罩或全面罩等无创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进行正压辅助通气。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首先用于COPD伴发呼吸衰竭患者,已成为AECOPD以及COPD维持治疗的标准方法。家庭无创通气联合氧疗能够明显降低稳定期极重度慢阻肺患者的住院率及病死率,使COPD患者临床获益。无创通气能够改善慢性呼吸衰竭/COPD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减少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

应用原则

  • 谨慎对待禁忌症
  • 经验性选择成功率较高的病种
  • 应用期间密切监测
  • 准备好“无创→有创”

成功与失败表现

失败表现:

  • 病情明显恶化,呼吸困难加重,动脉血气无明显改善
  • 出现新的症状或并发症,如气胸、误吸、痰液黏稠且不易排出
  • 患者严重不耐受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意识状态恶化

成功表现:

  • 面罩呼吸比较舒适
  • 呼吸困难症状缓解
  • 辅助呼吸肌使用消失或减少
  • 胸廓起伏较前明显
  • 呼吸频率及心率减慢
  • SpO2及血气指标改善

医院科室介绍

濮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现有医护人员6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4人,拥有博士研究生1人,医学硕士12人,研究生导师1人(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开放床位70张,年收治危重患者1200余人,抢救成功率80%左右。常规开展机械通气技术、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技术,IABP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持续床旁血液净化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经鼻盲插空肠置管,双重血浆置换技术等,并率先在全市开展ECMO(体外膜肺氧合)在严重呼吸循环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承担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与多中心临床试验3项,全力以赴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病区位置:住院一部三楼

本文原文来自濮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