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后夫妻关系满意度下降?EFT治疗带来新希望
生育后夫妻关系满意度下降?EFT治疗带来新希望
成为父母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这个过程中夫妻关系会经历怎样的变化?最近,一些年轻的准新人和新婚夫妇开始寻求伴侣治疗,这反映了他们对良好关系的渴望。研究发现,大部分夫妻在成为父母后,对关系满意度都会稳步下降,胎次越多,跌幅越小。但是,通过情绪取向治疗(EFT)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夫妻关系,提高关系满意度。
最近开始有一些年轻的准新人、新婚夫妻寻求伴侣治疗,个人觉得这是很棒的事情。他们有机会在关系中依靠彼此,而不是误解猜疑、互相怪罪。在治疗中使用情绪取向治疗(EFT)来处理关系,它不仅在治疗师介入时有效,治疗中的夫妻也自然演化了新的互动,并不是治疗师去强求夫妻学来的,而这种新的互动至少可以延续到治疗师退场两年以后,有些夫妻对关系的满意度甚至是越来越高的。
座标原点是EFT伴侣治疗结束的那一刻,Y轴是依附风格的强度;X轴是治疗结束的周次。可以看到:夫妻回到焦虑跟退缩型的依附都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多安全的依附类型
座标原点是EFT伴侣治疗结束的那一刻,Y轴是关系满意度;X轴是治疗结束的周次。可以看到:夫妻的关系满意度,不需要治疗师再介入,也会越来越提升,因为夫妻已经越来越熟练于成为彼此的帮助者,有感情地及时成为对方的救援、回应对方的需要
而这些恶性循环还不算严重的准新人、新婚夫妇来寻求帮助,他们意识到目前的关系不够稳固,不想互相折磨。其中有些新婚夫妇会问:“不能等生完小孩再做治疗吗?”
生完小孩当然会忙得焦头烂额,早期西方社会的婚姻品质研究也表明:
- 大部分夫妻在成为爸妈后,对关系满意度都会稳步下降,胎次越多,跌幅越小
- 关系满意度跟育儿年资呈U形曲线,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婚姻品质下降,随后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大约七年开始恢复
但挪威的一份包括了114,500名儿童、95,200名母亲和75,200名父亲的十年追踪研究发现,生完小孩后,关系满意度大跌的有3.38%、缓跌的有4.02%,其他都相对稳定中等或高品质。这必须考虑社会因素,北欧国家的生育福利及幼儿照顾、女性二度就业的条件都非常领先,这跟我们的国情并不相同。
研究指出:孩子的出生虽然是快乐的,但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压力事件,因为夫妻双方都必须适应作为父母的新角色,并努力应对随之增加的责任、睡眠不足和失去自由。对夫妻来说,孩子的加入可以说是一种“危机”,因为他们必须围绕这位新成员来生活。但在成为父母的过渡期间,与关系满意度下降更大的因素还包括:
- 怀孕是否计划好
- 产后精神状况
- 婴儿气质
- 新生活的适应,如家庭分工的平衡
- 父亲育儿参与度高低
几年前香港理工大学以130对中国夫妻为样本,从妊娠中期到产后一年的研究,也发现:
- 从怀孕到产后1年,女性生活质量缓慢改善,但男性则有所下降。
- 与伴侣相比,女性表现出更大的压力和较差的婚姻关系和生活质量,女性在这期间的压力、婚姻关系和生活质量的心理健康与伴侣密切相关
台湾社会当然跟中国也不同,但有些社会里的潜规则及刻板期待是相同的,所以这份研究还是颇有参考价值。
那么,结论可以这么说:
成为父母是期待的过程,但现实未必是满意的,有可能会带婚姻带来各方面冲击,育儿过程对男性的“意外感”可能是相当大的,女性也会感受到多重的压力,在这状况下,婚姻关系和生活质量是可能变差的。那么,如果本来就互动不良的两人关系,在新生儿加入后,确实危机可能更大,更不好处理,所以早些寻求专业帮助是较为合宜的。
本文原文来自hisworkclin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