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几个?
昌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几个?
昌吉博物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的昌吉市,作为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首府,这里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更是一座承载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宝库。昌吉博物馆自2023年5月重新开放以来,凭借其丰富的馆藏和创新的展陈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这里不仅展示了众多珍贵文物,如青铜飞兽、鎏金铜狮、双鱼纹铜镜等,还有关于张骞、班超等历史名人的展览。这些展品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例,也是了解昌吉深厚历史文化的窗口。
馆藏特色
昌吉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8987件(套),珍贵文物141件(套),其中史前文物、青铜器、历代陶瓷器、历代古钱币、草原石人、岩画、印章、碑刻最具特色。这些文物是昌吉地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实物见证。
镇馆之宝
康家石门子岩雕刻画
康家石门子岩雕刻画是昌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幅岩画创作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是新疆地区发现的最精美、最完整的岩画之一。岩画高3.5米,宽2.5米,刻画了2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动物形象,展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狩猎、祭祀和舞蹈场景。岩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动作夸张,充满了原始艺术的粗犷美。这幅岩画不仅是研究新疆古代游牧民族生活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实物。
鎏金铜狮
鎏金铜狮是昌吉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这件文物出土于昌吉市阿什里乡,高28厘米,长35厘米,重达10公斤。铜狮造型矫健威猛,全身鎏金,金光闪闪,栩栩如生。铜狮的头部微微上扬,双眼圆睁,张口咆哮,展现出王者的威严。这件文物不仅是古代工艺的杰作,也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宋代双鱼纹铜镜
宋代双鱼纹铜镜是昌吉博物馆的又一件珍贵文物,直径15厘米,厚1.5厘米,重达1公斤。铜镜背面刻有两条栩栩如生的鱼,鱼身线条流畅,鱼鳞清晰可见,鱼尾轻轻摆动,仿佛在水中游动。铜镜边缘刻有莲花纹饰,象征着纯洁和高雅。这件文物不仅展现了宋代工艺的精湛,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新与保护
昌吉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文创开发方面不断创新。博物馆完成了34件馆藏金属文物修复及97件珍贵文物的三维数据采集工作,制作了博物馆语音导览小程序。同时,博物馆还推出了22项各类文创产品,包括棒球帽、冰箱贴、学生套尺、开瓶器、手提袋、橡皮、鼠标垫等,这些文创产品以馆藏文物为原型设计,如康家石门子岩雕刻画、鎏金铜狮、宋代双鱼纹铜镜、莲花纹方砖等,让游客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将文化带回家。
参观体验
昌吉博物馆的参观体验丰富多样。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类展览,如《丝路遗珍——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货币展》《“共有的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陈列展》《流金岁月——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文物特展》《海丝遗珍》《丰碑展》等。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昌吉的历史文化,也让游客了解了更多关于丝绸之路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
昌吉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游客可以通过昌吉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博物馆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游客也可以租借语音导览设备,以便更好地了解展品。
昌吉博物馆不仅是昌吉市的文化地标,更是了解新疆历史文化的窗口。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感受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如果你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不妨亲自前往昌吉博物馆,探索这些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