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领导者从幼年开始,孩子的领导力如何培养,三个办法帮助你
培养领导者从幼年开始,孩子的领导力如何培养,三个办法帮助你
每次到过年期间,亲戚朋友聚到一起,也是小朋友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平时见不到面的小朋友可以见面了。孩子一多,差别就出现了。
一群孩子里面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孩子,他会带着身边一帮孩子一起玩;还会像个小大人一样制定游戏规则,给伙伴们分配任务和角色,别的孩子也愿意听从他的安排;最后他还能带领大家完成游戏的目标,他有一种能把大家聚在一起的力量。
而另一些孩子,他在人群中容易被忽略,或者总是等着别人给他安排事情做;遇到问题也描述不清,只能东一句西一句地边哭边对妈妈抱怨,等着有人来帮他。
“同一年的孩子怎么差别这么大?”看着属于后者的孩子,很多家长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有些孩子领导力比较好,需要训练一下。”专家建议道。
“领导力?这不是成人的事情吗?6、7岁的孩子也需要培养领导力?”很多家长对此表示不解。
可能很多人对领导力都有所误解,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关于孩子领导力的问题。
什么是领导力?
所谓领导力是一个过程,是帮助人们团结在一起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比如组织大家参加百米接力,参加学校的合唱表演等。而领导者就是让这个过程发生的人,就是雁群领,领头的那个人。
有小朋友说:“老师,我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是不是成不了领导者呀?”肯定不是的,那样想的小朋友往往思维沉稳,做事更有条理。同样拥有成为领导者的潜质。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关键是看如何培养我们的领导力,如何去影响他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1、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
父母可以经常跟孩子进行辩论赛,一个星期举办一次,辩论赛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孩子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决策能力不是赌博,随便做一个决定就可以,孩子越爱思考了解的信息就越多,决策的精准度也就会大大提升。
2、打消孩子的依赖、跟随心理
如果孩子在行事中,总有依赖、跟随心理,凡事无主见,父母应该及时批评。孩子要具备领导能力,首先要有主见,不能有依赖、跟随心理。孩子要善于听取意见,但如何综合信息,做出自己的决断,得由孩子自己来。
生活事务中,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对事情的看法。不论什么事,父母多问问孩子的看法,激发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孩子变得更有主见,对事情更有决断力。这些能力,都能辅助孩子的领导能力。
3、教孩子学会有担当
有担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
对自己负责,就是要求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对别人交给自己的一件事情,从头到尾都要负责好,而不是做了一半发现太困难了,就甩手不干了。不少孩子都有这种坏毛病,自己分内的事情尚且都完成不了,又怎么能让别人对自己放心呢?家长要让孩子脚踏实地地做事,每一步都要负责,如果出了错误,就要学会自己承担。
对他人负责,就是要对小伙伴有责任心。孩子一旦开始主导一件事情时,那对团队中的其他小伙伴,都要照顾到。从分配任务到完成任务,孩子要和每位小伙伴沟通。在沟通中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一起商量解决。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能只想着突出自己,要有团队精神,带着伙伴们一起进步,才是真正有担当的领导者的体现。
育儿有话讲
其实所谓的教育,就是从细节上着手,让孩子规避错误,减少走歪路的几率。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以性格和品质的培养为主。因此及时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培养优秀的性格习惯,拥有自信乐观的心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化解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技能。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多花心思,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其实是很容易的。
在培养孩子的性格方面,很多孩子一般不会听进去刻板的大道理,但从故事中就很容易理解,图画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所以《妈妈我能行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是不可多得的儿童益智游戏书!该套书共有10大主题,分别对应培养孩子的自信、情绪管控、勇敢、自律等等,有助于孩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养成良好的性格!
本套书中写到很多家庭温馨和温柔的画面,散发着各种有爱的气息,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力量。其内容主要以亲人与朋友之间的生活为出发点,重视孩子情商教育的同时也离不开儿童的实际生活,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出发,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真谛。